假货“遍地”微博成小广告重灾区
来源() 作者() 阅读() 时间(2012/8/21 11:48:46)
如今,在年轻人的世界中,微博已成为一种“必需品”,仅能容纳140字的方框,为网友提供了更多交流和获取信息的机会。然而,在享受便利的同时,网友们也在遭受着虚假广告、不实信息的骚扰,越来越多的广告植入,已让这片“净土”变得陷阱重重。
乱象1
声称正品实则“高仿”
几个月前,省会市民刘女士注册了微博,开始随时随地关注微博信息。近日,刘女士发现,她关注的一个人气微博经常发布广告。
“有化妆品的,有淘宝商铺的,最近我又看到该微博发了一个品牌运动鞋的广告,说是新品上市,还可以提供实体专柜小票和品牌代理资质证明。”刘女士说,她正计划买双运动鞋,便点开链接进入一家淘宝网店,“原价六七百元的鞋子,他们只卖一百多,我当时有些心动。”
但刘女士留了个心眼,又专门咨询了卖家,结果发现他们根本无法提供小票和资质证明,“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产品是高仿货,微博上的广告也是虚假广告。”
随后,记者咨询某商场该品牌代理商得知,如果是新品上市,根本不可能以这样低的价格出售,即使是尾货,也不会出现这样大批量销售的情况。
乱象2
超低价团购“名牌”几天就坏
昨日,记者通过在网上搜索“微博广告入侵受害”,发现像刘女士一样遭遇虚假广告的网友并不在少数。
近日,济南市民周康(化名)看到一条“折扣价团购正品名牌男装,可专柜验货”的微博广告,通过网络汇款,花近500元钱团购了一套“名牌男装”。然而,没穿几天,男装就出现了内衬开线和裤腿变形问题。通过网络搜索,周康发现他购买的男装实际上是一款“山寨货”。
当周康联系当初的团购网站讨说法时,对方却表示商品质量问题应由厂家负责,而当初看到这条信息的微博也已关闭,周康吃了个“哑巴亏”。
乱象3
广告“遍地”,无一可信?
无独有偶,近日,一则由多个加“V”用户发布的“魔音面条耳机打1折”的广告被大量转发,但一位北京市民购买后,经验货却是假货。记者通过新浪微博搜索“魔音耳机”,发现此类广告很多,而且内容也各式各样,还有不少微博用户自称“转发赠送”这种耳机。
此外,一则“正品品牌休闲鞋”的广告在微博上流传很广,学生李浩(化名)通过该广告链接点开一家淘宝店铺,花了195元买回一双原价近600元的鞋,很快就发现这双鞋掉色十分严重。当李浩再次链接该淘宝店铺时,却发现名为“linjiliang1”的卖家已被淘宝网冻结。
回应
微博客服:发现虚假广告可举报
昨日,记者就微博发布虚假广告咨询了新浪、腾讯等微博客服,工作人员均表示,如网友发现哪个账号发布了虚假广告,可直接进行举报。
如果微博中涉及“标价”“优惠”等明显广告字眼,就会被系统自动排查,“微博可能会被删除,即使发出来只有自己能看到。”新浪微博客服人员说,此外,网友看到虚假广告等可以点击每条微博下的“举报”投诉,“如果受理后确定是广告,可能会删除微博,严重的还会取缔账号。”
此外,腾讯微博客服人员表示,如果出现通过微博上的广告信息购买物品出现虚假情况的,除了可以通过微博进行举报外,可向当地的网监部门报案,“在每条微博发布前,系统也会对不良信息、垃圾广告等进行自动识别并屏蔽。”该客服人员说。
工商部门:商品投诉为属地管辖
如果商家利用微博发布虚假广告,一旦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该怎么办呢?“针对商品进行的投诉,是属地管辖的。”昨日,12315客服人员表示,如果消费者确定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经营者在石家庄,则可以向石市工商部门投诉,如果是外地的,则应到当地去投诉。
昨日,石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石市并未受理过消费者因微博广告而进行的投诉。
网友声音
知名博主发广告易误导粉丝
昨日,记者通过新浪微博搜索“微博广告入侵”,发现网友评论多达22页。“微博已经被小广告入侵得体无完肤了,甚至比天桥上的传单还要密密麻麻。”网友“小宇宙爆发舟”说。网友“ghsfgh123”也表示:“微博好多广告入侵,是时候该‘清理清理’了。”
“也有人找过我,商量在微博发广告的事。”昨日,石市知名草根微博“石家庄的事”博主王树丰告诉记者,他有时也会看到关注的草根微博发送广告信息,“是可以理解的。”但他表示,从未用微博发过广告,“感觉粉丝看到了影响不好。”
对此,网友“Cythina123”表示,微博中出现广告与电视、报纸上登广告都属于正常现象,“毕竟微博也是一种媒介,发布些广告也无可厚非,但是虚假广告就不能接受了。”该网友说,就怕有些知名微博博主发布虚假广告,“粉丝们信任他,相对容易上当受骗。”
律师说法
虚假广告需要多方担责
“相对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而言,微博中打广告跟传统媒体的广告还是有些不一样。”河北中石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厚智说,如果遇到虚假广告,消费者上当受骗后,在监管和追责上都有一定困难。
陈厚智表示,一旦消费者被虚假广告蒙骗,利益受到损害,提供产品的商家、发广告的微博博主等都要承担相应责任。至于微博运营方,对广告发布是有审查义务的,如果出现了虚假广告,运营方也要承担相应责任。“同时,还应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相关监管部门也应联合起来,形成一定的监管体制。”
此外,陈厚智提醒广大消费者,针对广告中的信息要提高警惕,必要时可通过截图等方式记录交易过程留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