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琉:移动时代 被忽略及该被颠覆的Email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7/17 11:50:56)
当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需要的绝不是一个小屏幕的PC电子邮箱,而是真实移动场景下的应用邮箱。这意味着,很多只是从PC端复制至移动端的电邮要进行一场推倒重来的自我革命。比如:
1.不唱“独角戏”的平台思维。类似目前BAT等科技巨头不断开发API接口建整合平台一样,事实上目前很多电邮也具备这种平台思维。像网易邮箱大师全面整合并支持所有类型邮箱登录,具有很强的通用性,支持包括网易邮箱、QQ邮箱、Gmail、Hotmail、新浪邮箱、搜狐邮箱等各种类型的邮件服务,同时还支持校园邮箱和企业的办公邮箱。在邮箱大师上,用户可以同时管理多个邮箱。当平台过后,希望未来电邮能介入类似云任务管理器IFTTT一样的工具,填补服务之间的自动化需要,如果我做A,我希望B、C、D等自动发生,避免重复操作。
2.融入新元素。相对PC端,笔者认为移动端电邮亟需融入的两个元素是Social与Design。IBM去年推出集成社交元素的企业电子邮箱产品Verse,邮件系统除了可以自动回复内容外,最大亮点是允许用户将邮件内容直接转化成博客或社交平台的贴子,并能根据不同的同事设定不同的关系权限,屏蔽跟贴或搜索附件等功能。这给移动电邮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启迪。
如今即便像社交类网站Facebook也在推出现代通信系统,力图实现手机短信、即时消息、Email和Facebook消息等多种通讯手段的无缝整合。那么回到电邮本身,为何不可以在Email的基础上,加快融入Social元素。“我们在历史上高估了计算机联网的价值,而低估了社会联网的价值。”克莱?舍基曾在《未来是湿的》一书中曾如是强调Social的价值。微信风靡一时的打飞机可以引发一场手机游戏风暴的案例也无不在说明,用互联网的网状传递效应来推动产品和服务是王道。
对于Design,移动电邮的界面与交互设计首先要不断得到提高。Mailbox可能是很好的范例,不仅整合提供炫彩、原生触控的界面,手势功能非常强大,向右或向左滑动即能操作电子邮件。如今移动时代事实上也是电容触摸屏时代,长按、短按、双击等键盘时代的操作都已经淘汰。点和划才是主流交互方式。国内移动电邮们或许可以多参考下这样的交互设计。
3.倘若电邮有耳朵和眼睛。一切IT应用的终极目标总是不免与人工智能挂钩。对于电邮的未来,丁磊曾勾勒了它的理想蓝图,邮箱将会更加科技、更智能、更人性化,“随着个性化的多标签窗口、邮箱触点、情感化设计等新功能的增加,让邮箱犹如长了耳朵和眼睛,甚至拥有了神经中枢,使得用户发出的指令都可以一触即达”。当然,在这之前,背后还有大数据、语音交互、人脸识别等成熟人工智能技术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