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烟草广告留生存余地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7/17 11:56:13)
尤其是,近年来烟草行业在想办法给赤裸裸的广告“换装”,更多地转向品牌营销的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都遭到烟草广告的渗透。
烟草广告打“擦边球”挑战法律现象屡见不鲜,国内对烟草广告进行监管的法律和法规缺位,成为各烟草厂商打“擦边球”的密集切入点。对此,加强对烟草广告的监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方面,继续完善法律的条款漏洞。对《广告法》和《烟草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重新进行梳理完善,提高烟企违规开展变相广告宣传的惩罚力度,杜绝部分烟企利用法律法规的漏洞,“合理正当”地在法律法规框架内进行烟草广告宣传。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监管整治力度。着力提升监管执法人员对烟草变相广告的识别能力、查处能力;针对部分学会利用其自身的知名度违规为烟草企业“代言”的行为,加强审核力度,对部分不利于控烟工作的展示活动及时进行整治。同时对手机嵌入式广告、微博平台等新媒体和户外灯箱广告、游船船体广告等传统媒体加强监管,杜绝其设置软性、隐性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