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夕:移动互联网,一将功成万骨之枯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7/31 13:09:24)
创建于2010年的街旁,是少有的横跨功能手机与智能手机两代变迁的移动产品,身为美国签到应用Foursquare的忠实学徒,街旁在中国最早带动起了线上线下联动的生活记录玩法,收集徽章也一度成为年轻网民群体里的某种亚文化。
可惜的是,无论是社交还是O2O这两次机会,都被跟在Foursquare身后亦步亦趋的街旁给错失了。
2012年,街旁的用户规模达到300万,签到总数突破5000万次,在细分垂直的行业里,可谓差强人意。根据街旁CEO刘大卫的说法,街旁没有经历过为钱犯愁的日子,2012年的全年营超过千万人民币,季度收入的复合增长也不低于20%,仅是和线下商户展开营销合作,便让街旁没有财务之忧。
事实证明,过于安逸,只会弊大于利。
刘大卫曾向媒体说出理想中的街旁定位:移动版的豆瓣,与街旁的成长脉络相比,这个参照目标的确有些匪夷所思。街旁的另一名联合创始人杨远骋由于没能说服公司转型“商家点评”的方向,主动离开去了聚美优品。
O2O的时代开启之后,线下商户很快将学费转交美团等在输送利益方面更为直接的互联网企业,街旁的造血能力完全丧失,终于止步在画地为牢的圈套里。
来往:嫉妒,让渡灵魂
阿里废长立幼的立储结果,来往是一枚关键的棋子。
陆兆禧从马云手上接过CEO的职位时,他将来往视为再造阿里帝国、大举侵入腾讯腹地的精锐铁骑。上线初期,来往的产品权重在阿里内部极高,除了陆兆禧亲自主抓之外,马云的兴趣也不小,公开放言“不再上微信,到来往找我”也表现出了最大限度的支持。
坦率的讲,来往的团队,其实展现出了足以媲美创业公司的工作强度和事业热情,在阿里位于杭州的西溪园区,彻夜灯火通明的时候并不少见,很多员工都为自己正在参与一项打败微信的伟大计划而兴奋不已。
只是,商业社会的胜负,往往与决心无关。
从一开始,来往就是一个用于狙击微信的产品,其成败也取决于能否迫使微信收缩阵线,退出阿里志在必得的电商及金融市场。这种功利主义的心态,导致来往缺乏明确的战略思路,而微信则以年底“红包大战”的完胜,给了阿里当头一棒,而陆兆禧和马云产生争吵的传闻,也从那时开始现于报端。
有刻薄的评论说道,陆兆禧是为首富搭建了一个空荡荡的后花园。或许,还是丁磊的最初评价颇为靠谱:“微信5分,易信0分,来往负分”。
快播:色欲,何患无辞
根据“腾讯云分析”基于8亿移动终端的监测数据显示,截止至2014年第一季度,在QQ、微信等基础性主流应用之外,快播是男性用户安装最多的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