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斗:现在,自媒体还可以怎么玩?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8/7 11:49:26)
“看热闹不看门道”
自媒体时代,人人围观所有人。自媒体打破了以单向传播为主、受众参与度不高、互动不够、把关严格的状态,转而强调互动,强调娱乐,不玩互联网就会被互联网所玩。
网络的网状传播让信息在短时间内可以迅速辐射开来,每一个人都是互联网的一个原点,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微博名人潘石屹,博客和微博都是点击率甚高,没想到半路杀出个宋丹丹,一句“特想让潘石屹‘关注’我,好有机会给他发个‘私信’问他个问题:长安街南边那么好的位置你盖了那么一大片难看极了的廉价楼(建外SOHO)把北京的景色毁得够呛,你后悔吗今天?求你了,不带这样的!”一夜之间传遍网络,被网民转发7000多次,收到3000个评论。可是网民们并没有争个门道出来,只是觉得好玩,凑上去看看热闹罢了。眼球经济时代,谁能抓住网民眼球,谁就赢得了市场,没人管你拿什么去抓。
“娱乐至死”
如果用压力大、节奏快来解释现在大众“娱乐至死”的社会现象,我想还是太过牵强。钱、工作、房子、女人或者男人,是每一个时代的年轻人都会担心的问题,就像刘同的书所说的一样:谁的青春不迷茫。而唯独到了现在,发展成了全民减压狂欢,娱乐至死的宏大场面。
互联网的虚拟特性和信息传播的便捷性,打开了传统的中国人的内心,就像一个家教严厉的的孩子,一旦离开家庭走向社会,就会尽情享受自由的味道。你会发现,我们对于新闻事件的关注的时间越来越短,人们会在一瞬间喜新厌旧,昨天还是天大的事,今天就已经变得云淡风轻了。正所谓:“东莞救了春晚,昆明救了东莞,马航救了昆明,文章救了马航,你给飞机的事都顶没了,小伙子,好样的!一睁眼全这破事,飞机也不找了。上联:马年马航马伊俐。下联:失望失联失珍惜。横批:好文章!。”自媒体当然要肩负起传播正能量的天职,但要以轻松的方式进行传播,“娱乐至死”是心态,不是态度。
“互粉是王道”
自媒体时代,谁把握了“粉丝”的心理,谁就占有了点击率;谁的粉丝数量大,谁的节目就火爆;谁的粉丝黏性大,铁杆粉丝多,谁的节目就有持续的发展动力。小米手机就深谙粉丝的奥妙,它将产品与用户体验做到了极致,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快速更迭自己的产品。产品可以消费者订制,消费者参与到产品设计和研发环节,提供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等等。雷军曾说,粉丝参与是小米成功的最大秘密。自媒体也不能闭门造车,邀请粉丝广泛参与,为节目提供养分,可以使自媒体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