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197_45px;
资讯中心
企业理念
Corporate Philosophy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
“互联网+”时代 需要Uber模式的法律APP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9/6 13:32:59)
  在移动互联网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开始触网,法律上网也成为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其核心问题在于运用什么样的商业模式上网。法律互联网化多年来经历标准化服务的法律电商、法律平台、法律咨询等多重模式,最终都不能有效解决用户的法律问题。当前业界有很多法律类产品,产品形式上基本都以电商为主。

  法律行业的痛点,单从用户方面来讲,很多有法律需求的人说不清、也找不到自己需要的律师和法律服务。因此,基于法律的各种行为,以及各种形式的法律产品,应当以人为本,应该体现在“服务于人”这个核心思想上,应该更多的体现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上。

  服务消费时代,做好个性化法律服务才是根本

  “互联网+”时代本质是一个消费升级的时代,单纯的商品性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譬如我们过去买一些保洁相关的商品来做家务清理,现在则是可以直接上门保洁。除了保洁,美容、美甲、洗衣、理发、按摩等都可以上门,人们甚至无需购买相关的商品放在家里,这即是消费升级。再如智能硬件,智能硬件全部连接互联网,硬件可能卖的很便宜甚至以后可以免费,商家实际要卖给用户的是各种智能硬件的增值服务。消费升级实际上是从物质消费到服务消费的过程,简单的讲,“互联网+时代”就是一个“服务消费”的时代。

  同样,随着用户消费观念的改变,法律也走出原有的高楼大厦,走到用户身边。法律作为一个纯服务性的行业,无论用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其核心自然还是为用户提供各种法律服务,包括法律咨询、法律顾问、诉讼与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等各种服务,即让有法务需求的用户找到适合的律师,享受到高质量、有保障的法律服务。法律的互联网化产品,当围绕法律本质属性做产品,围绕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做服务。

  Uber模式的服务能否拯救迷失的法律市场?

  法律的互联网化,业界人士做了很多的探索。从法律行业门户到法律电商,到法律社交、再到各种法律APP,形式是多样化的,但现实是很无奈的。法律服务无法像衣服鞋子一样为用户所感知,也无法让用户通过感知判断法律服务的好坏。一度曾有人认为法律互联网化是个伪命题,可以确定的是,通过各方不断地努力,法律服务的互联网化还是比较快的。虽然人们可以从网上搜到各种法律机构以及法律相关产品,但是距离真正的符合用户需求的法律服务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不同的产品形式代表了不同的商业模式,在会员模式、代理模式、平台模式、电商模式等诸多模式中,现在来看,在用户服务模式以及资源合理匹配方面,Uber模式应该是当前最好的解决方案。Uber模式的本质是闲置资源的充分利用,这种模式不只用在打车领域,任何行业都可以用Uber模式来解决用户的实际需求。这种模式不但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也能让更多的行业从业者有机会参与。法律若能引入这种共享经济的模式,对整个行业而言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颠覆。
12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东方红广场国芳写字楼16楼      联系电话:0931-8831301
传真:0931-8831301      网址:www.huobanmedia.com
关注我们:
  • 100_100px;
  • 100_100px;
  • 100_100px;
Copyrights © 2025 版权所有 兰州伙伴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陇ICP备09000722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