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社交回归理性,内容战胜营销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9/6 14:01:52)
虽然朋友圈的社交属性受到了微商过度营销的影响,但随着监管措施的相继出台,朋友圈的社交逐渐回归理性,内容已经战胜营销。
“三无产品”出局
10月1日起,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将全面实施。其中规定网络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持照经营(农产品除外),同时平台负有审核经营者证照的责任。
微信作为网售食品的一大阵地,就必须按照新食品安全法的要求严格执行。这就意味着,微信公众号和个人账号将面临监管,尤其是公众号必须向平台提供企业的全称、工商照注册号码等信息,方能进行食品销售。
可以肯定,国庆节过后,朋友圈中纯手工制作的烘焙食品,五花八门的食品代购,自制的快餐外卖将会消失一大批。
尽管一部新的《食品安全法》远远不够监管微商,但是“三无产品”的最先出局已经传达出一个重要的信号:以后不是谁都可以做微商,微商的门槛将会逐步提高,微商只会越来越正规。
腾讯自清门户
今年2月份,微信官方发布了一份关于整顿非法分销模式行为的公告,对带有传销性质的微商明确表态:对于用户在公众账号开展利用微信关系链发展下线分销行为,微信官方视其为具有欺诈等非法性质。一经发现便永久封号。
随后的3月份,93个公众号以及233个个人账号遭到封号。7月初,又一大批个人账号被封,“有些客户还没打款账号就被封了”,自清门户的节奏在微信朋友圈中持续蔓延。
微信在移动时代几乎承载着腾讯对商业化的全部构想,早期容忍微商一定程度上也是微信商业化的试水。商业化的试水没错,遗憾地是微信社交属性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现如今,微信自清门户的举动,目的就是让商业的归商业,让社交的归社交。唯有商业和社交划清界限,微信商业化的战略布局才不会落空。
大牌进军微商
目前,微商进入品牌化阶段,许多大牌开始陆续进军微商。不仅有宝洁、韩束、珀莱雅、百雀羚、韩后、嘉媚乐、雅倩、欧诗漫、丹姿等品牌,还有美的、海尔等传统家电制造商,就连对电商一直持谨慎态度的“直销鼻祖”安利也宣布入驻朋友圈。
显而易见,巨头的进入正在改写微商生态。大品牌杀入电商领域后,凭借强大的供应链、完善的服务体系,小企业、小品牌被淘汰出局,众多小散户更会因此销声匿迹。
最重要的是,大牌微商的诞生则让微商摆脱了粗暴的赚钱目的,开始搭建起一种理性的社交新模式----品牌与用户的社交。
此外,品牌微商达成的“戒违规、戒伪劣、戒传销、不乱市、不囤货、不暴利、不刷屏、不杀熟”的商业伦理和共识,则会更好的促使朋友圈社交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