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签约中网 视频网站和体育赛事之“两情相悦”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9/11 10:16:55)
体育赛事“绣球”抛向视频网站
9月7日,美国科技界的意见领袖Calvin Lee在Twitter上爆料,称香港未来三个赛季的英超版权最终被一家互联网公司获得,并将其视作“规则颠覆者”。
PPTV体育此前获得的西甲联赛版权包括电视、网络、新媒体及公共播映权(户外屏幕、地铁、公交、影院)等媒体的播出及版权分销权益,同样极具排斥性。
在“独播”越来越被各个视频渠道所关心的情况下,体育赛事选择与视频网站“牵手”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又是什么原因让版权方逐渐向互联网视频倾斜的呢?
首先,财大气粗的视频网站的入局让热门赛事的版权价格大幅上涨。2014年的英超新媒体版权价格上涨接近3倍、达到1100万美元;腾讯签约NBA时,版权价格已上涨5倍;乐视、腾讯、新浪三家各自签下的2015~2016赛季英超联赛价格比前一赛季上涨700万美元,达到1800万美元。乐视体育海外市场及版权事业部副总裁于航就曾表示,版权上游是这场争夺战的最大获益方。
其次,与传统电视媒体相比,互联网视频的多屏互动模式确实也能给体育赛事带来更大的流量。随着网络的普及,视频网站正逐渐超越有线电视成为大家获取相关内容的主要阵地。品牌网站本身就有一个较好的受众基础。根据艾瑞的最新数据显示,在中国每10个网民当中就有7个是爱奇艺用户,每3个手机用户当中就有1位是爱奇艺用户。而且视频网站不受频道、时间等条件的约束,能为比赛带来更加全面、细节的报道。
另外,视频网站的用户群高端体育赛事的匹配度更高。爱奇艺作为年轻化、高学历、高收入用户群体首选的视频观看平台,在用户属性上与中网极为相似。这也是双方能够达成合作的契机之一。
“结合”只是一段关系的开始,能否共同成长应该是衡量一段关系好坏的标准之一。视频网站和体育赛事只有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持续下去。相信这样的结合不仅有助于网站形成和扩大自己的品牌及用户群,也将推动体育产业在中国的快速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