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媒体而言,微信公众号的价值在哪里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10/30 9:52:49)
透过阅读数,再来看一下粉丝。扎堆在公众号里面的粉丝如果按地域、年龄、学历、职业等去做用户画像区分的话,会发现,真正的目标用户或忠实用户少得可怜。他们是潜伏着的围观者,也是道途取经的旁观者,更是一言不发的沉默者。
笔者在和一些大号运营者聊天时,会经常问道的一个问题是,你的受众群体是谁?大部分时候得到的答案是,年轻人或是关注这个行业的人。其实,这不叫受众群体,这叫受众人数。真正的受众群体,在微信上一定是有着鲜明个性的人。
在笔者看来真正的粉丝沉淀,离不开这三样东西:一、社群。并且是付费的社群,因为在知识盈余时代,只有付费的东西才有价值,把一群价值观和理念相同的人聚集起来做一件事或为他们做一件事,这是自媒体的最大价值;二、专业性。公众号已经完成了量的使命,质的飞跃需要其提高自身的专业度。自媒体已经完成了它的受众传播价值,需要向专业价值转型;三、品牌影响力。品牌是区别于其它物品的重要象征,笔者更喜欢用风格来形容自媒体的品牌影响力。缺乏这三点,粉丝基本很难做到沉淀。
10万+就能实现价值传播?
个人自媒体要想做10万+已经越来越难了,但是还是有不少的“鸡汤党”、“标题党”在这条路上狂奔。因为有利可图。但由于选择关注公众号的成本趋于零,越来越多的高端用户对内容也越来越挑剔,这一波接近红利尾声的公众号很快就会遭到淘汰。
在信息爆炸,眼球经济时代,如何精准的去挖掘用户这是困扰很多广告营销人的难题。很少人去质疑10万+文章传播背后的价值,100人阅读的文章可能只有10个人记住了文中讲的是什么,只有1人记住了其中的某句话。这种高阅读量低价值的传播已经不太适合大数据时代的内容价值展现。
笔者认为未来自媒体通过内容带来的传播价值需通过这几个维度去衡量。
1、单篇文章的打开频次;
2、阅读量;
3、点赞数、收藏数;
4、分享转发的数;
5、评论数;
6、停留的时长。
显然,这在目前的自媒体人来看,还难以做到。如果不能抓住细分群体,笔者认为,再多的阅读量,也只是虚无价值里的花瓶。
无效果转化,公众号还有什么价值?
转化率意味着变现力。如果只是把公众号当作一种乐趣,用“情怀”就足以撑起理想的话,就不要在意什么商业价值。遗憾的是,这样的“情怀”目前还太少。对于自媒体人而言,大部分的公众号最后还是要走上商业化的途径。笔者比较欣赏欧洲最大的传媒集团阿克塞尔·斯普林格的CEO 马塞亚斯·多夫纳说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