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日活过亿:社交媒体铜豌豆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12/11 10:24:14)
微博一直坚挺着,在一众以己度人,用自己眼界看世界的评论者铺天盖地的质疑声中,一直坚挺着,并且数据越来越好。微博2015年Q3财报发布,很多人才恍然,原来微博依旧是不可或缺的社交媒体——最新数据,微博月活2.2亿、日活用户过亿。
用户活跃之外,微博收入也在攀升,营收同比增长48%,达1.247亿、盈利2210万美元。比较起还在亏损的twitter,微博如此营收与盈利,实属不易,要知道,这已经是微博的连续第四个季度盈利了。
社交三足鼎立
用户与财务数据,说明什么?说一千道一万,那就是微博是不可或缺的社交媒体平台。
在腾讯垄断中国互联网社交的前提下,微博能够异军突起,与手机QQ、微信划江而治,实属不易,毕竟在腾讯这社交帝国曾一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做腾讯微博,却折戟沉沙,无功而返,这背后,其实也体现出新浪对微博产品、运营上的优势。
微博与手机QQ、微信究竟区别在哪?QQ、微信关系链都是准熟人关系,它像一个个小圈子社交,它有社交的局限性;微博是基于媒体、内容的社交,“泛”社交,除了熟人、准熟人关系,它还有社交的“公共性”。
形象地说, QQ、微信是咖啡馆或饭局,微博是广场、论坛、咖啡馆等社交场景的集合。
人们需要狂欢,更需要放鞭炮。一个基于公共话题的公共社交媒体平台,其实是刚需。
如此局势,其实国内外是一致的,国外Facebook之外还有Twitter,国内腾讯之外,也有微博。存在即合理,社交永远有足够的细分领域,更为具体的场景可切入。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即便在移动社交之前的互联网2.0的时代,腾讯QQ所向披靡,不过,依然有天涯、豆瓣、铁血论坛、虎扑等的存在。这也是微博一直坚挺的必然所在。
事实上,除了社会新闻等公共话题之外,微博在过去几年也在更为具体的社交场景发力,譬如旅行、电影、娱乐等圈子与话题。
“私”与“公”的社交差异,是微博有别于 QQ、微信的根本所在,也是一次次社会性话题引爆微博的原因,当然,这也是微博不可替代的根源。
内容复兴与垂直战略
因“公”而广,是微博立身之本,而内容与垂直化并行,是微博最近半年水涨船高的缘由所在。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那么社交呢?社交除了沟通交流,还有什么?微博的定位,告诉了我们答案——“社交媒体平台”,也就是说,“内容”。
如微博CEO王高飞所言,微博上市以来一直专注于巩固和公开信息发布平台的优势,并努力提升用户的信息消费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