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扫码”小广告乱象应如何根治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12/18 11:29:57)
当记者询问员工注册这些信息是否安全时,对方回复称,这些注册信息只是为了确认用户真实存在,不会泄露和盗用个人信息。但现场仍有部分市民在填写注册信息时放弃,“身份证信息、银行卡号和照片都给他们了,能安全吗?”
利益链
小广告散发者拉一个新用户可获3至5元佣金
昨日,一家散发扫码小广告的员工告诉北青报记者,每注册一名新用户,他可以获得3元的提成费用。当记者询问“怎么知道新用户是通过你注册的?”对方回复称,一般用户注册是为了领取优惠券,注册过程中会要求出示邀请码,“这个邀请码就是我的员工编号,输入后,后台会算到绩效里。”
另一家公司的广告推广员称,他一单可以提成5元,“我们一天要求拉20个新的客户,超额完成后,在提成的基础上还会有额外的奖励。”
北青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散发扫码小广告的人群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员工,发扫码传单让市民注册是他们的工作内容;一种为被雇佣来散发传单的兼职人员。
一家招聘散发小广告兼职人员的公司客服表示,他们承接一些商家的广告推广活动,“主要是在闹市区或住宅楼道里散发广告宣传单,兼职的佣金每小时从50元到120元不等,一般需要每小时散发数百份广告,有的要求通过用户扫码关注或注册来获得提成,有的则不要求。”
难点
只留二维码小广告追责处罚难
昨日,在宣诫会上,市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商企业非法散发扫码小广告,给城管部门的执法增加了难度。“过去,通过小广告单页上留下的商家号码,我们可以对号码进行停机、限制其呼叫等处罚,但现在电商小广告上变成了二维码,我们就需要通过注册来查找商家信息,并借助网安部门的协助对具体商家进行惩处。”
此外,市网安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城管部门查处有难度,这些扫码小广告上的二维码可能隐含一些病毒。“市民在扫码注册时,预留的个人信息很有可能被商家利用,进行诈骗。而有些二维码本身可能附带一个病毒链接,虽然只需要扫码关注,但关注后可能会给手机植入木马病毒,从而导致个人信息被窃取。”
市网安总队方面还提醒市民,对于自己不了解的、新兴的电商企业,应该“谨慎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