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197_45px;
资讯中心
企业理念
Corporate Philosophy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
为何杂志社大咖们,也认同纸张消失的未来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6/1/22 10:53:13)

  当然,任何时候,媒体内容为王的本质仍然不可被改变。内容决定了媒体的本质,而渠道决定了媒体抵达用户的范围,今日头条想解决的就是未来媒体内容分发的问题。

  在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看来,创作与分发分离是媒体未来形态的重要的趋势之一,即媒体专注于内容创作,分发交给几个主要平台去做。在国外,有 Facebook、Twitter、Apple,YouTube、甚至Snapchat;在国内,则是“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和今日头条客户端),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点资讯、即刻、鲜果等资讯分发平台。

  “数据比内容创作者本身更知道读者需要什么样的内容”,张一鸣甚至举了AppStore的例子来例证分发的力量,然而这似乎并不完全恰当,因为媒体除了完全成为创作机构之外,需要和读者产生更深层次的互动和连接。

  除了上述的一些变化之外,新兴技术的变革也带给了媒体新的想象力,比如那头站在风口上的猪——虚拟现实。从“媒体报道现场”变为“用户就在现场”,当VR技术真正的同新闻产业相结合,那么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报道”,势必也将会改变。

  媒体+电商,新的盈利模式?

  除了探讨媒体未来的形态,我们似乎更有必要探讨一些未来媒体的盈利方式,因为,尽管从平面媒体转战到互联网,广告收入仍是媒体盈利的主要来源之一。

  社群经济和电商的方式是一些内容生产者正在进行的尝试,比如罗辑思维罗振宇和今日头条张一鸣。前者社群经济玩的风生水起,并且刚刚开了自己的淘宝店,后者则打算2016年开始为开通头条号的媒体们尝试“电商变现”,具体的做法是:媒体头条号可以在发表文章时插入商品链接及图片,用户可以通过点击链接进入电商平台完成购买。

  尽管这是可实现的,但是显然这更适合垂直类、个性化的媒体,比如时尚、美食类媒体等,完全可以利用“网红经济”以及本身就具有的导购属性来进行电商导流。其次,媒体平台背后的电商供应链又是需要思考和完善的一大环节。

  和我观点类似的,还有前媒体人高樟资本创始人范卫峰,其专注于投资内容媒体,并且已经投资了12个新媒体项目。

  范卫峰认为,此前的媒体电商是传统媒体利用残存的影响力,在部分还没有被互联网覆盖的人群中销售商品。如果说新媒体也是利用同种方式,那么除非找到非常高效低成本的途径。

  “在各种非常专业的电商都挣扎的情况下,我觉得这条路非常可疑。”他说到,“因此只有个性化和垂直类媒体才能有一丝的可能,这也是未来媒体的趋势。”

123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东方红广场国芳写字楼16楼      联系电话:0931-8831301
传真:0931-8831301      网址:www.huobanmedia.com
关注我们:
  • 100_100px;
  • 100_100px;
  • 100_100px;
Copyrights © 2025 版权所有 兰州伙伴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陇ICP备09000722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