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来看看都有在各种类型的广告中都有哪些汽车公司上榜了。
室外广告:捷豹路虎
只是一张巨幅海报,或者一辆静态的展示汽车,看起来总是有些乏味,而捷豹路虎却把两者合在了一起,还加上了试驾体验。在它搭建的临时展位上,原本广告海报中的汽车位置放了一辆真实的揽胜极光所取代,让试驾的人们可以把车从海报中开出来,感受上坡,下坡以及各种地形的驾驶体验。在没有大量增加营销成本的前提下,车企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全方位展示。
电视广告:本田
当各家车企都在炫耀技术,冲击人们的视觉与听觉时,本田选择了更为“原始”的展示方法:画图。通过3000张插画以及精妙的配音,生动地讲述了本田的历史以及产品的变迁,使得品牌形象跃然于纸上。视频最开始从本田创始人本田宗一郎利用发电机改装自行车开始,再讲到本田的摩托车进化史,再到汽车和赛车的演变,最后阐述本田对于“梦想”的理解。
讴歌
讴歌拍摄的一分钟的广告几乎没有提及任何关于产品本身的信息,而是充满“人情味”。视频中的主角是一名汽车工程师,他将人体模型放进车内进行碰撞测试,这些没有任何面部特征的假人在工程师的眼中却成为自己和家人,充满了伟大的工程师精神。视频结尾出现的一句话:当你们不再把他们当作假人,奇妙的事情就会发生。”
互动传播:雪佛兰
什么叫做“无心插柳柳成荫”,雪佛兰利用一次成功的“话题营销”证明了这一点。在全美电视直播的最有价值橄榄球球员奖颁奖现场,活动赞助商雪佛兰汽车派出的代表表现的过于紧张,声音颤抖、肢体僵硬、内容空洞,最后紧张的把自家汽车的优势总结成:“科技什么的”(Technology and Stuff)。瞬间,社交网络开始对这句话百般吐槽。不过,机灵的通用汽车并没有沉浸在尴尬中回避此事,而是选择“将错就错”,第二天还自己发起了“Technology and Stuff”话题营销,让“雪佛男”(ChevyGuy)一炮而红。
实验性传播:宝马
去年愚人节,宝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当天,宝马在报纸上印出一则广告,宣称当天第一位带着报纸上的优惠券、将自己的车开去指定车行的读者,将可以免费换得一辆全新的BMW。可能大多数人觉得这不过是商家开的愚人节玩笑,但是偏偏有人不信邪,而且真的用自己的旧车换到了一辆价值50000美金的宝马1系轿车,结果这则消息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内容,仅以一辆车的成本换取无数个新闻“头条”。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