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比稿其实未必是明智之举动,除非是一次战役,如果长期服务还要通过多方考量。很多乙方比稿时候和服务时候是两只团队,社交网络的创意对人员的要求是要有一定专属性的。
36、有少数人真的把广告当作艺术,更多人把广告当作生意,依旧都没错,但艺术活得时间会久一些。
37、我甚至认为那些从业很久的人在过多的客户要求和老板妥协的从业经历后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
38、不要为那些不尊重才华的老板付出。不要服务那些不肯花钱的客户。不要再浪费天赋。
39、广告是沟通的艺术,就要叫人说话。对一个行业,应该心存敬畏才能做好。
40、广告不是天生就叫人喜欢的,大多数人是讨厌广告的。但还是有那么多叫人主动传播的广告,你有没有想过做出这样的广告?
41、广告绝对不是说你天马行空,或者你揣着IPAD,听着歌去星巴克点杯拿铁就能想得出方案,你以为一个方案就是一大群人头脑风暴出来的吗?因为我们本身是没有常识的,我们经常看很多东西看别人怎么做,我们就做地跟他们一样。不了解人性就不会有好广告,不对产品有深入研究和认知就不可能让受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42、内心要强大。不要总指望别人对你救赎,而是要看自己的潜力有没有发挥到极致。不要抱怨周遭的一切,而是告诫自己远离傻逼不要常戚戚。先改变自己,再去看环境。奔好的方向改变的自己还是无法适合这个环境,就尽早离开。
43、了解常识。靠天赋生存不了多久,从一个公司到另外一个公司,本质上没有多大的变化。但你多了解一些常识,能增多你对行业的兴趣,能提升你创造精品的能力。
44、为了应付客户的无理要求,就答应那些根本就知道不能完成的数字,到最后,创意不是有趣的了,都是再想着怎么完成数学家的考核了。
45、戛纳给我的启发是,技术公司做起创意来要比创意公司强很多。广告和技术的结合通过平台吸引受众主动传播才是王道。无论陌陌、滴滴、点评还是京东等,技术研发人员和传播创造者的碰撞才可能生成大创意。
46、到今天,国际4A也不会消亡。几十年存留下的创意基准和工作准则可以叫他们走的更远,等他们真能意识到危机做出变革,会继续伟大。如果,行业内没有太多对手也很忧伤。
47、接到一个项目,周一告知恨不得周三就要上线。这是做创意不是偷偷摸摸去桑拿大保健。
48、时间紧,任务急,拍破脑袋想创意,把创意想出来,不考虑该如何执行,该如何防范可能的问题,最后PPT还要从创意导回到策略。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