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们已经违背了广告人的精神。一群连内容营销的真正含义都不懂的“专家”,请不要再用你们的手段玩坏内容营销!
最近,某协会特别成立了“内容营销委员会”,并邀请高晓松担任内容营销委员会理事长。本来嘛,有来头的协会请了有内容的人,是个喜大普奔的好事。可其发布会上讨论的却是“专家谈影视植入玩法”。“内容营销”跟“影视植入”有关系吗?老砖家们攒的这个局又等着谁往里跳呢?
遥想当年,年轻广告人满怀梦想走进4A公司,试图开启一段伟大的创意人生。那时的“4A广告人”就代表着“机智”、“疯狂”、“创意”。他们绞尽脑汁地创作新奇夸张的“idea”吸引消费者注意,然后向他们强制推送商业信息。终于,当传统媒体上各种标王猖獗、广告泛滥的时候,遥控器成了消费者的救星,他们开始千方百计避开广告。传统营销被所谓的“idea”玩坏了。
时至今日,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受众获取信息从被动变成了主动,这是传播史上的第一次,其价值不言而喻。但营销人还是故技重施,各种夹杂广告的“病毒idea”“植入idea”无处不。翻开朋友圈,各种强制推送,转发有奖,内容质量不断下降。至此可见,自媒体也将要被玩坏了。
传统广告人就是这样,不断用“idea”入侵新的媒体,不断用“idea”玩坏新的媒体。这不,广告老砖家们又来玩“内容营销”了。
只有少数聪明人懂得“获得对方关注首先要关注对方,为他们提供真正有需求组的内容”。 广告中“目标受众”这个词已经不再适用于移动互联网,“受众”不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群鲜活的人。满足他们在内容方面的需求,不是不需要“idea”,而是需要通过“idea”创建相关的、有价值的、具有吸引力的内容,并将其分享给目标用户、组建社群,从而形成购买或重复购买,这种营销思维就是“内容营销”(content marketing)。它是内容营销之父乔.普利兹提出的基于互联网的营销理念。
“内容营销”这个词汇对于国内营销人来讲已不陌生,但认知却与事实大相庭径。很多人认为内容营销与以往的营销方式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只是在内容里植入广告的尺度问题,之前是在三聚氰胺里加牛奶,现在是牛奶里加三聚氰胺的差别而已。梳理一下,发现大体上有以下两种歪解:
歪解1:内容营销就是社会化营销;
歪解2:内容营销就是影视植入;
“内容营销”公众平台曾经多次纠正过“砖家们”对内容营销的曲解,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再次重复: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