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品牌在好莱坞电影中的植入肯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也许再过5年10年,国内观众在电影中看到我们国家的品牌,就跟看到可口可乐、宝马等国际品牌一样,习以为常了。
中国品牌在营销推广上的肯“砸”钱,以及中国电影市场前所未有的火热,让品牌商和好莱坞电影的关系越发亲近。也许,狂轰滥炸的中国广告植入会成为今后好莱坞大片的一大趋势。
分别身处月球基地和地球的男女主人公正在视频通话时,信号忽然中断,笔记本电脑上弹出萌萌的企鹅轮廓,并伴随“Thanks for using QQ”的语音提示;男主角在月球基地的售货机上买了一罐与蒙牛谐音的“moon milk”牛奶,然后被男配角一把抢了过来。正在热映的电影《独立日2》中这两个片段,让观众看到了中国品牌在植入好莱坞大片上的土豪任性,也让不少影迷觉得“一秒出戏”。
中国品牌在营销推广上的肯“砸”钱,以及中国电影市场前所未有的火热,让品牌商和好莱坞电影的关系越发亲近。也许,狂轰滥炸的中国广告植入会成为今后好莱坞大片的一大趋势。
观众有异议 导演却说植入很自然
当《独立日2》这部好莱坞科幻大片在中国热映时,比大场面的灾难特效更引起中国观众注意的,是电影里中国产品的广告植入,这些扎眼的商品同时成为电影的看点和槽点。和《变形金刚4》那次扎堆儿的中国商品植入不同,《独立日2》的中国品牌数量并不多,被观众津津乐道的就是QQ和蒙牛的两款植入。有观众表示,两则植入广告严重影响了自己的观影体验。
当微信取代QQ成为国民社交软件,奶爸奶妈普遍海淘“洋牛奶”的背景下,宇航员使用QQ、喝国产牛奶,便成为中国观众的笑点。
对于观众的吐槽,该片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却公开回应,他并不认同观众的争议,相反,他觉得“植入得很自然”。
罗兰·艾默里奇表示,其实电影里还有很多美国的产品植入,不过中国观众可能会比较关注中国产品的植入,“其实这些植入是非常有意思的,因为剧情中月球基地是中国的,在这样的场景里出现中国产品是比较自然的”。
价码不便宜 植入好莱坞大片需百万美元
在好莱坞,电影收入通常存在“二八比例”,票房20%,其它收入占80%,后者有20%的收入来自植入和捆绑营销。随着品牌植入市场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开始通过大片中不过数秒的“露脸儿”,换来一次品牌形象的展示。
“从一部电影立项起,我们就会拿到电影项目的资料,有些部分我们能看到剧本,经过筛选后我们会选择那些适合做商业合作的影片,寻找合作机会。”影工场娱乐营销副总经理周海燕说。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