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宣传海报中连句slogan都没有,你会不会认为这个广告很失败?如果海报中讲述的故事全部全是其他人而唯独没有自己的。你会不会认为这个广告很失败?
现在,任何的一个公关传播,品牌都希望成为现象级的事件营销,尤其是在制造悬念方面,用尽心思,但往往会陷入两难:一个是自嗨,另一个是用力过猛,跑偏了。小编今天分享一个恰到好处的案例。
你知道达芬奇密码吗?
简单来说就是教授A接到匿名电话后得知馆长B被害,于是来到博物馆调查,在与B的孙女密码破译天才C联手作战的过程中发现线索就隐藏在达·芬奇的艺术作品中,于是与幕后操纵者D展开了斗智斗勇的角逐,而如果行动失败真相就会永远消失。
虽然这个故事有谜一样的结局,但毫不妨碍它与柯南一起成为不少有志青年逻辑推理的启蒙老师,从此在“真相只有一个”的维度里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小编前几天在北京三元桥的地铁里,走着走着,突然看到一个数字,又一个数字,又一个数字的时候,心底涌出了莫名的激动。
于是往前走,又走回去,1.6元、22万、2500元、60岁,好像并没有什么联系,闭嘴!你以为我不知道这肯定是广告?这里可是三元桥,北京地铁站内广告的黄金宝地之一,乐趣在于破解的过程懂不懂,你看这些数字的单位,不!一!样!所以,它想说什么呢?…%¥#&*¥@#..
好吧,根据“万能的广告密码”定律,答案就在附近,所以,真相只有一个。扫描这些数字尽头的二维码,进入一个H5,数字的悬念被解开,原来,“每个数字背后都有个故事”。
1.6元
淘宝店客服:这年头,一两块钱吃不了一顿早饭,但能保我一年的心安。
22万
中科院研究生:平时都是一个人在深山里守猴子,但我知道全国还有二十多万人支持着我。
2500元
职员:虽然刚工作,但我不想合租。租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小小的也很好。
60岁
退休职工:以前我的密码都记在本子上。儿子说,现在我的脸就是密码,不用记,不怕忘。
生活就像寻找一个个“达芬奇密码”的过程,一个人的孤独冥想,一群人的并肩同行,你害怕失败,这却是一次不会失败的行动,22个数字,22个用户,22个故事,22张海报,没有邀请明星代言吸引关注,没有使用火热的直播造势,蚂蚁金服联合22个合作伙伴用普通人的故事展示服务到的方方面面。
第二天,北京三元桥地铁站的数字悬念广告揭开面纱。把每一个数字背后的故事展示出来。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去年9月蚂蚁金服的首支宣传片《背影》,同样讲述着普通人的故事,同样阐述着认真生活,时隔近一年,此次行动更像是品牌态度的延续和时光流逝理念仍存的坚守。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