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数字广告公司作为互联网营销新势力的代表,正给传统广告行业带来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从宝洁、海尔为代表的品牌广告主不断提升程序化购买营销的预算,到万达发布《新媒体投放蓝皮书》,都预示着程序化购买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数字营销模式,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开始全面拥抱程序化购买,实现精准营销。
世界变了,你还没有变?
大数据、程序化购买、跨屏营销……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在证明营销技术突破的同时,也是对于广告主预算的又一次争夺。广告主越来越要求广告的传播速度、投放效果、投资回报,这也使得传统广告市场持续下滑,传统广告代理公司在传统媒体资源的优势逐步消失殆尽。
面对逐渐萎缩的传统广告市场,传统广告代理商转型是唯一出路。而一方面缺乏强大技术团队的支撑,另一方面不具备互联网媒体资源优势,是他们面临转型的两大难题。世界变了,在数字营销的大浪潮下,只有搭上程序化购买、DSP快车,先行应变,才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传统广告代理商选择DSP,该避开哪些陷阱?
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今天,本就发展放缓的传统广告市场,迎来新的挑战:转型互联网广告。互联网+的概念虽遍布市场,真正从传统广告业务转型到互联网广告,还是存在着很多不可避免的现实困境。
近日,璧合科技发布了2016年半年财报,数据显示,从去年开始的平台代理业务,成绩斐然,客户规模迅速猛增。对于传统广告代理公司在转型问题上,璧合科技用实际服务经验告诉大家,如何避免传统广告业务转型DSP的五大陷阱?
陷阱一,没有真正的产品归属权
在数字营销的大趋势下,大数据、精准营销、程序化购买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对于传统广告代理商来说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借助技术的力量将业务转型搭上DSP的快车,满足广告主从媒体购买到受众购买的营销需求,顺势走上互联网广告程序化购买之路。
作为代理商,除了慎重选择一家DSP公司之外,最关心的莫过于产品的归属权了。广告代理商不再满足仅仅是开通一个DSP平台的账号,而是需要定制化一套自己的广告投放平台,甚至将产品进行服务器私有部署,进而把控所有广告投放过程,避免服务客户的流失。而只有进行服务器私有部署后的产品,才真正算的上代理商自己拥有自己的DSP平台。
陷阱二,前期投入成本太高
对于初入DSP行业的传统广告代理商来说,没有专业人员支持的情况下,平台是否简单易用,直接影响着代理门槛的高低。相对易用的平台,支持简化的投放流程,贴进自然思维的投放逻辑,可以一步完成所有复杂操作,易于广告代理商实现自助投放。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