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在不断细分,不同的消费群组从年龄维度就可以看到他们的消费态度的差别。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新旧产品的需求就自然的削弱,而年轻消费者则是更愿意尝试新产品,使用新产品。
此外,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商品所考虑的因素也有所改变。比如说,消费者越来越欣赏那些独一无二的产品和特性品牌,欣赏价值观与自身更加契合的产品。
2016年第一网红Papi酱的一条视频就卖掉了两千两百万。薛之谦不仅做好自己的演艺市场,同时在微博为很多品牌做广告宣传。这些个性化的营销方式正充斥市场,在市场变化增速的场景下,在群组越来越细分的情况下,当我们思考“要怎么做”的时候该用怎样的思维?这些都是网络世界所带给我们的新的思考。
03
如何把握新时代的营销经
1. 精准与规模兼备才能走的更远
2012年,消费者数量的增长对销售增长的贡献占到67%,这67%是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带给企业的销售增长,意味着规模在中国市场依然是重要的,至少在现阶段整个规模的追求对我们销售的追求是非常重要的。
规模化的大众营销,它最大的问题是遭遇到细分的消费群。规模不可避免的带给我们效率和快捷,但是它的问题是简单的千人一面。精准决定命中率,它的分散带给我们更高的成本预期。如果说过去我们所追求的规模是一个单一模式的大众媒体营销、单一大规模的状态,现在的规模则应该是多元组合的、细分化的规模状态; 如果原来我们是一个媒体和消费者面对面规模的追求,现在则应该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围绕消费者形成整个融合传播的过程。在这里面,我们可能追求最大量消费者的覆盖,这是通过细分状态来形成的规模。
2. 走出有特色的融合路
湖南卫视近期推出的新综艺《夏日甜心》是融合了综艺和直播玩转的新节目,微博、微信朋友圈、百度贴吧等社交平台,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和收视。这种将内容制造与娱乐热点充分结合并聚合细分观众群的方式,是未来电视媒体寻求融合发展方式的一种不错的尝试。
既是斗鱼主播又是《中国新声音》学员的杨博,从二次元世界踏入三次元,获得了非常好的现场效果。通过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的结合,杨博带动起来的整合效应,或许代表的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今年上半年,中国广告市场在历经风雨后逐步蜕变。相信蜕变与发展的趋势还将持续,媒体、广告主乃至消费者都会在这个大趋势下发生不小的变化。
从媒体的角度看,受众在变、市场在变,媒体想要吸引关注赢得利润必然也要随之改变。从广告主的角度看,消费者在变、营销手段在变,想要占领市场必须要在多变的环境下寻求最有效的宣传方式以及最贴心的产品。而消费者看似是不需要改变的,但随着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发展,消费者已经不单单只是购买者,消费者也可以做传播者、营销者、生产者。所有的改变,都将围绕着营销进行。把握住营销方向,就等于在时代的浪潮中握住稳固的桅杆,不论遇到多大风浪都能扬帆远航。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