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197_45px;
资讯中心
企业理念
Corporate Philosophy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
八成运营公号花钱“刷量”赚广告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6/10/14 10:49:03)

  真正的内容创业者更是“冤大头”。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讲师魏武挥认为,当微信刷量成为常态,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一些实际上访问量很低的公号因为刷量可以拿到巨额营销收入,而本分的公众号因为不刷量却拿不到生意。

  刷量对行业生态的负面影响也正在逐渐显现。业内人士说,现在投资人对公众号的投资也越来越谨慎了,投资也在放缓。

  微信公众平台日前发出声明说:“随着平台的壮大,刷阅读量、刷点赞数已经成为一条较为成熟的黑色产业链。资本方、广告商等各各环节为了眼前的利益都不惜‘吹泡泡’”那么这条产业链,谁是最后的“接盘侠”?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投资人在投资公号时,并非看重其内容或行业影响力,只是做“短期持有、尽快变现”的打算。通过做高其影响力和估值后,再以更高的价格出手,是他们心照不宣的小算盘。专家表示,投资机构不是不知道公号刷量,但是刷量有助于他们尽快找到“接盘侠”,但是刷量被大面积曝光后,“接盘侠”也越来越难找了。

  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编辑李兴仁认为,这种态势改变了创新的初衷,让内容对资本负责,而不是对用户负责,用说故事提高估值融资,最终是对行业信任度的打击,是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破坏。

  [新闻解读]

  “反刷量”是一种“技术较量

  因为刷量而产生的亿计隐性成本,表面上看是由公众号、投资人和广告主来承担,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随着企业运营成本的水涨船高,广告公关费用的日渐增长,这些都会被计入企业成本,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收益,只能让这些成本由终端消费者消化买单。

  目前,因为刷单、刷量被处罚的案例却不太多。公开信息显示,安徽铜陵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曾抓获一利用网络刷单为客户提供虚假业绩牟利的犯罪团伙,现场查获作案电脑20余台、通讯卡3000余张。令人惊讶的是,涉案人员均为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将自己的“刷单”业务打着“青年创业”的幌子,收集掌握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的商家信息,利用虚拟机登陆商铺提供刷单服务,不到一年时间获利近百万元。

  然而,要惩罚刷量行为,套上哪条法律条文,着实让执行者陷入了尴尬。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春泉说,刷量欺骗了第三方,误导了投资人和消费者对商服务、质量等要素的判断,从民事角度说是一种不诚信的欺诈或诈骗行为,涉嫌虚假宣传,同时又与不正当竞争、虚假广告“沾边”。

  这让不少靠刷量谋生的人对于刷量法律风险不在意。“微信很难实现永久性封杀。刷量的产业链经过技术的调整,还会恢复继续走下去。”一名刷量人员说,刷量是给企业决策者和市场部经理看的,证明投放值得,正如微信团队在官方声明中所说,“反刷量”是一种“技术较量”,这种“猫鼠斗”的游戏一定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持续。

12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东方红广场国芳写字楼16楼      联系电话:0931-8831301
传真:0931-8831301      网址:www.huobanmedia.com
关注我们:
  • 100_100px;
  • 100_100px;
  • 100_100px;
Copyrights © 2025 版权所有 兰州伙伴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陇ICP备09000722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