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互联网电影公司进场 电影人治改善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7/24 9:44:29)
如果电影制作方过于弱势并迁就各方意见,其结果显然是电影沦为四不像产品,无法真正保证电影品质。我国与好莱坞的相当大的差距即在科学化管理方面,好莱坞以为电影归根结底是产品,各方人员应该各司其职,并有健全的数据采取机制,以及时根据市场走向制作电影,而不是满足某些人的喜好。
而互联网公司入场电影行业之后,中国电影在此与好莱坞差距便不断缩小。以阿里影业为例,在电影立项之前可根据电商数据以及微博等社交数据,分析当前目标观众喜好,电影是否有潜在市场。随后在资金层面又有娱乐宝,不仅解决部分资金问题,且还将营销前置,充分挖掘粉丝经济,《小时代4》从立项至今舆论一处于热点状态显然有娱乐宝很大功劳。而随后又根据数据采取合适宣发方案,争取院线排期,最后夺得票房。
在整个制作环节中以及相关营销消息中,并未听到某制片人对电影如何如何指导,也未见院线经理内部观片有如何意见。此前张艺谋电影都是难以摆脱院线经理看法的,大家百度新闻不难发现,张伟平此前在《三枪拍案惊奇》和《金陵十三钗》营销中不断强化院线经理意见以实现高排期赢得票房。
电影本就是个性化产品,个性化在于要体现导演等主创人员的价值观、艺术观,非专业人士过多干扰只会打乱电影的制作步骤。而产品性则在于电影作为市场经济时代的艺术品,势必要通过票房来检验其质量的。
只有通过大数据,再加上电影行业的科学化管理,中国电影才有希望摆脱人治阴影,使得各个岗位电影人能各司其职,共同为国产电影兴起做贡献。
此次《小时代4》铁哥以为对老一代电影人是个很大的刺激,前几部《小时代》电影人往往聚焦在电影所反映的价值观方面。而铁哥以为从这部开始大家不妨真正了解下互联网电影背后的制作环节,这才是最有利于国产电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