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手机营销成功?其实更深是伤害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7/24 9:46:21)
董明珠近日在科技部和科技日报社联合主办的《科技创新大讲堂》上表示,“格力手机能不能卖到5000万部要取决于我们的产能,目前看来年内卖5000万部不太现实。”
是这自今年3月份开始董明珠向外界“传送”有关格力手机的最新消息,也是又一次打脸。此前她曾夸下海口格力手机销量要超一个亿,之后又说超5000万部没问题,不久后又说不对外销售,“团购都来不及”。但自始至终,除了从董明珠手上看到过几次所谓的“格力手机”,消费者根本没机会接触这部手机。
起初,大众和业界对于格力手机充满期待,再加上董明珠的宣传站台,格力手机的上市甚至被看成“打破手机市场格局的新变量”。可如今形势却在悄然改变,董明珠的这种宣传营销方式对格力品牌的伤害也开始显现。
董明珠真的是“营销女皇”?
格力手机还未面世,董明珠便开始卖力宣传,但却用力过猛,“格力要做手机分分钟灭掉小米”的言论深入人心,之后在出席活动时突然拿出一部印有格力LOGO的手机,宣布“格力手机出来了”,连产品发布会都没有举行。这的确是不走寻常路的一种宣传手段,让人对格力手机的兴趣猛增,但是之后的一系列“打脸”言论则让人们愈加相信:格力之所以会做手机只是一种博眼球吸引关注的令人讨厌的营销手段。尽管格力的初衷并非如此。
董明珠素来有“营销女皇”的称号,但是她究竟配不配的上这个美名,到底懂不懂营销,如今却也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在百度上搜索“格力”二字,出来的基本上都是“格力手机年内卖5000万部不太现实”的报道和讥讽。虽然说负面报道的传播效果更好,是吸引眼球的一大利器,但暂时的曝光率却是在慢慢消耗长期积累的品牌价值。
就拿上周的优衣库试衣间事件来说,不雅视频刚开始传播的时候有不少人猜测这是优衣库自己做的另类营销,从表面上看优衣库的确是最大受益者,至少人们都想去优衣库的试衣间看看,但实际上这不仅不会帮助优衣库“更上一层楼”,反而拉低了长久以来树立的“低价良品”形象。想想看,在街上看到一个拿着优衣库购物袋的女孩,就会联想到她在试衣间会不会干了什么?这品牌还怎么要?
用做空调的思路做“机”真的行得通?
格力的老本行是做空调,“好空调,格力造”的广告语长期霸占着中央电视台最黄金的时间段。格力坚持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推出赫兹低频控制技术、超高效定速压缩机、高效离心式冷水机组等科技成果,填补了国际制冷行业空白,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空调品牌,拥有全球1.5亿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