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杰:过度解读,谷歌重组真的那么重要吗?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8/14 10:36:07)
再看独立出来的尚未给谷歌带来实质性营收和利润的各部门。众所周知,这些部门,让谷歌在无人驾驶汽车,谷歌眼镜以及光纤项目,甚至太空探索项目上投资巨大,虽然为谷歌带来不少关注力。不过,就如同当年的微软一样,同样在研发方面进行巨额投资,但是回报甚微。
例如其中的Google X。其被称作谷歌的“Moonshot Factory”,最知名的项目是谷歌眼镜和无人驾驶汽车。不幸的是,经过数年的推广后,谷歌叫停了“谷歌眼镜”项目。尽管谷歌眼镜似乎在商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它首次冲击消费市场是不成功的。谷歌眼镜的失败指向一个更大的问题。在耐心地容忍在生物、太空探索等项目上的研发支出大幅增长后,华尔街已经开始质疑谷歌的科学项目能否或何时能带来回报。
与任何公司一样,谷歌的创新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很多情况下,发明革命性产品的是一家公司,把这些产品商业化的却是其他公司。集成电路是由仙童半导体和德州仪器独立发明的,但英特尔却蚕食了这两家公司的市场;计算机图形用户界面和鼠标是由施乐等公司发明的,使这些技术普及的却是苹果的Mac计算机,但赢得PC市场的却是微软。对此,谷歌应该心知肚明。实际上,在某季度的财报会议上,谷歌首席财务官Patrick Pichette被问到与公司投资相关的问题时称:“我只想向你们保证,我们的所作所为是明智和遵守规定的,我们不会浪费股东的资金。”可见股东们也开始质疑谷歌所谓的创新项目究竟何时能够转化为真金白银。
基于上述核心业务遭受冲击和创新项目迟迟不能开花结果的现实,谷歌此次的重组颇有无奈何被动的意味。它必须要把花钱和挣钱的部门区分开来,让自己、股东和投资者们清晰看到究竟哪个部门在花钱,甚至花钱最多,但却收效甚微,而鉴于谷歌之前有大幅砍掉无果新项目的习惯,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认为,这些独立出来的创新部门,可能并非完全是为了鼓励创新和发展,可能更便于被砍掉。所以我们认为此次谷歌所谓的重组,并非业内说的那么重要(从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