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空:再见,热点营销的黄金时代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8/14 10:47:24)
上周当宁泽涛获得世界游泳锦标赛100米自由泳决赛冠军后,如我们所料,各大官微立刻开始了紧张的借势营销,“小鲜肉”瞬间在网络上成为热词,而在上上周末,当北京与张家口成功赢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的消息传出后,这样的盛况同样在微博上出现。这样的情形并不是个例,在社会化营销对于大多数企业都已经成为标配的今天,几乎每一次热点事件,都会引发大批官微迅速跟进营销。
热点营销作为最适合社会化媒体的创意形式之一,几年来很少人对它的形式和作用产生过质疑(除了一些极度愚蠢的案例),大多数人关心的只是当热点出现时哪个官微做得更好。对于热点营销的大规模反思出现在“优衣库试衣间事件”之后,这次事件不只让某些企业认识到某些热点事件不该跟,更使整个行业更加深刻地看待热点营销的意义。
热点营销的始末
热点营销诞生的时间不会比社会化营销晚多久,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属性,社会化媒体的及时性、灵活性、低限制性造就了热点营销的热土。对于社会化营销从业人员来说,一个基于热点的创意稿从发现热点到讨论到制作再到创意发出,最快可能不到一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就能完成,这种速度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热点营销最早由谁所创,这已经不可考,大多数行内人对于热点营销最早的印象来自于杜蕾斯的“雨夜套鞋”事件。2011年的夏天(也是社会化营销达到巅峰的年景),北京突下大雨,并迅速成为微博上热议的焦点,杜蕾斯团队基于这个热点,迅速制作了“雨夜套鞋”事件的内容,当时还在博圣云峰的金鹏远描述道:“18:15分,新浪微博一小时热门榜中杜蕾斯的话题以1000多条把雨灾最严重的积水潭和地铁站甩在身后成为第一名。杜蕾斯的微博粉丝很多都是平日里与我们有互动的十万粉丝的大号,于是截止到18:30转发已经超过1万,20:00超过3万,24:00超过5万8千条。”
从17:20左右大雨突降,到18:00创意发出,这条微博仅用了约40分钟的时间最终为杜蕾斯带来了超过8万的转发。这充分反映了热点营销的特点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巨大价值。
当然热点营销真正的爆发始于2012年的夏季奥运会,那一年刘翔在全世界的注视下摔倒在了栏杆前,并单腿跳到了终点,NIKE和杜蕾斯迅速基于此制作了内容,并在短时间内引发热议。
自此热点营销开始越来越受到各大企业官微的重视,之后几乎每一次热点事件都会引发一些企业官微的跟进营销,世界杯,冬奥会,李娜退役,朋友圈广告发布,每一次热点都会引发企业官微的网络狂欢,热点营销开始成为一种常态,而对于企业官微运营人员来说,有没有做基于热点的创意业成了运营人员合不合格,创意嗅觉灵不灵敏的考核标准之一,可以说这是热点营销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