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197_45px;
资讯中心
企业理念
Corporate Philosophy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
谢璞:掌上阅兵背后的媒体实力比拼与趋势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9/11 10:28:00)


  权威性与影响力,未必同步,权威靠“身份”、“内容”,但影响力在权威之上,还有更为实际的“端”、“入口”。所以,我们看到,央视在电视直播同时,也要借助微博、微信,也要借助今日头条的“头条号”。因为,微博、微信、今日头条,均为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权威性的独家内容,嫁接在社交媒介上,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第一落点,经历了几个阶段,从单一媒体,到门户,再搜索,再到社交。当然,这其中也不尽然是完全性的替代。

  新闻+社交=信息消费时代

  此次阅兵,也是市场化媒介权力转移的节点。两件事,可以品味出这一市场的发展趋势:阅兵前,此前“五大门户”之一的凤凰网,宣布裁员;今日头条全程直播阅兵,央视新闻在今日头条开通“头条号”,独家提供许多视频素材。

  事实上,早在凤凰网裁员之前,五大门户之一的搜狐,也经历过裁员与瘦身计划。五大门户中,网易、新浪、腾讯均有大批高管辞职,这里就不一一做详细介绍了。人才流动,的确正常,水流不腐,但另一方面,其实是也反映出此前门户模式的式微。

  此前的门户,甚至百度搜索的百度新闻,影响力与巅峰时期相比较,的确略有颓式。

  这其中,原因很多:有PC向移动端转移,权力分配尚未结束,加上新闻媒介本身相比较电商或其他又是一个小的市场,所以,比较起电商、O2O、移动支付等市场来说,这一市场投入自然不大,更何况,移动互联网本质是“去中介化”。

  移动时代相比较PC时代,甚至前互联网时代,媒体市场发生最大的变化,或许还是:从“读新闻”,到“消费资讯”。

  今日头条是“消费资讯”的集大成者。

  一个简单的比喻是:上新浪是看新闻,上微博是“消费资讯”,在看新闻同时,有评论,有讨论,也有相应、相关的内容跳转;上腾讯看新闻,转发分享朋友圈,却是在“消费资讯”。

  也就是说,从“读新闻”,到“消费资讯”最为本质的,其实不是点评,而是社交,评论是一个表象——门户时代,网易新闻以评论著称,不过,它的缺陷是没有社交基础。

  今日头条将“消费资讯”发挥到了一个极致:基于社交关系下的新闻推荐引擎。

  移动互联网,我们看到阿里、腾讯、百度等传统巨头的顺势迁移,移动首先是PC的迁移。但五大门户、百度新闻、微博之外,今日头条能够冲突重围,为什么?

  因为,今日头条与百度新闻、腾讯新闻等新闻客户端不同,但又与微博不同。这是一个集众家之所长的,特殊性的媒介产品。

  当然,今日头条之所以成为今日头条,也与创始人张一鸣的从业经历有关。最初加盟酷讯,是做搜索引擎的,后来加盟九九房,还是搜索引擎,再后来与王兴一起做海内、饭否,有社交经验,而今日头条创业前,他做的一个项目是“内涵段子”,是内容消费社区。
1234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东方红广场国芳写字楼16楼      联系电话:0931-8831301
传真:0931-8831301      网址:www.huobanmedia.com
关注我们:
  • 100_100px;
  • 100_100px;
  • 100_100px;
Copyrights © 2025 版权所有 兰州伙伴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陇ICP备09000722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