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略网:乐视体育能否消化4000场赛事版权?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9/18 12:02:42)
乐视网一直主打正版长视频,整个网站的收入除了广告以外,就是其囤积的正版视频带来的红利,版权分销的收入甚至一度占到乐视总收入的50%以上。但是乐视网在版权上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渐减弱。
首先,乐视网版权购买期限多为3-7年,不过分销合同大多每年一签,影视剧的价值随着时间推移而大幅递减,分销价格也不再如当初一样。同时,购买影视剧版权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支出规模与版权的成本摊销都在大幅增加。
看看乐视网近几年的财报就能明显看出来其在版权分销方面的衰弱之势,所以乐视才拼命拓展自己的营收地盘,主打自制节目。只是乐视在自制内容上面的天生缺陷使其自制策略一直不成功。所以纷纷转向其他,相继成立乐视影业和乐视体育,努力打造自己的生态链。
靠正版视频一开始带来红利,迅速发展的乐视网,红利正在衰减,自身也在不断地逃离危机,这种短暂的成功,不具有可持续性。那么,学习它这种模式的乐视体育又会如何呢?
我们知道,体育赛事的视频回看率很低,无论是什么体育项目,一旦错过了直播,很少有人会在回头重看,大部分的人都直接看比赛集锦,即使对抗最激烈的NBA比赛,这条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更不要说其他节奏缓慢的比赛,比如长跑和自行车了。
而且乐视体育的负责人很早就放话了,我们这次绝大部分资源都不对外分销,我们用自己的平台来播。这句话的不言则明,其实换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就可以体会到乐视体育背后的辛酸了。
乐视体育虽然赛事资源很多,但是一大都是小众的项目,比如自行车、高尔夫等。这些项目本来受众就有限,其他家很少去涉及,版权无法分销,乐视能否依靠有限的流量带来支付版权费用的广告还是个很悬的事情。
第二:乐视体育与乐视TV、手机协同发展遭遇困境?
乐视体育的赛事版权在整个乐视帝国中更多的扮演者内容提供者的角色,贾跃亭和刘建宏无数次的表示,想要将体育拉回屏幕前,未来利用乐视电视和乐视手机收看比赛。所以赛事版权就成为生态链的重点
这就是贾跃亭的乐视生态链,他想打造一个开放的生态闭环,将内容协同其他硬件变现。
对于生态链中主打的乐视TV来说,2014年公告显示销售量突破150万台,而2015年的目标是400万台。但是在今年半年度公告显示,上半年一共只卖出了100万台,那么全年400万台的目标还有戏吗?
再来看看乐视手机,上市半年来销量突破一百万台,贾跃亭更是将这个数据与小米、魅族等同品牌同时间对比,只是这个对比其实意义不大。魅族、小米第一款手机推出来的时候,智能机并未普及,顶多只能算崭露头角,整个市场的容量和现在根本没法比。而他的乐1则超越小米、荣耀等品牌,成为今年6月份1500~2000元价位段的销量冠军也不是一个特别有说服力的宣传点,1500~2000元之间的小米4或者荣耀7不是他们的主打产品,小米的红米系列才是小米神话的最大贡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