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广告 管的了吗?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10/9 11:38:54)
朋友圈发广告能管吗?
自打有了朋友圈,每天就被各种各样的促销和广告围绕,当然作为一只营销狗,有的时候也会做一些文案,放在朋友圈扩大影响力,但如今可能有所忌惮了,因为可能会被罚款100万。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广告法》正式实施了,据新法第55条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最高可处以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后果严重的还须承担刑事责任。
那究竟会不会罚款呢,朋友圈算不算是广告呢,有人又问了领导,管理部门给出了明确的答复,表示这个问题正在研究,关于社交圈的问题,我们现在跟腾讯达成了一个公识,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我们要严格把关。朋友圈,私人圈,这个在监管上还是有法律的方面的规范和障碍的。所以在朋友圈里面如果你发现了有虚假违法广告,这个线索很清晰的话,可以举报给工商,工商业会去查处。但人家也说,至于是不是转发也跟着罚款,这个还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就我来看,虽然目标愿景如此美好,但事实上根本就没有路,朋友圈的广告和营销被处罚,几乎不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 有更恶劣的虚假广告尚存,在我们管理最严格,最变态的广播电视领域,存在着大量的虚假广告,每年都在打击,但虚假广告不但不减反而递增,夜里卖药的更成为广播电台的主要收入来源,而到了周末全天电视剧中间,要滚动插播电视广告,治疗腰疼,治疗癫痫,治疗肾亏几乎清一色的虚假广告,甚至有的虚假广告明目张胆的化装成了新闻节目,综艺节目,访谈节目欺骗消费者,而对于如此的行为,一向管天管地,连建国以后的妖怪不能成精,小三转正都要管的广电部门,几乎对这一行径根本不管,而工商呢?这么明显的虚假广告,也没见他们有什么大动作。 如果这都不管,去抓朋友圈的广告转发,显然缺乏说服力。
第二, 虚假广告很难辨别,什么是虚假广告?度娘给出的解释是,虚假广告,就是指广告内容是虚假的或者是容易引人误解的,一是指商品宣传的内容与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不符,另一就是指可能使宣传对象或受宣传影响的人对商品的真实情况产生错误的联想,从而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商品宣传。这类广告的内容往往夸大失实,语意模糊,令人误解。可见在严格定义下,夸大宣传,语义不清就算是虚假广告,那更完蛋了,现在有不夸大宣传的广告吗?比如一个口香糖,怎么可能根本停不下来?什么洗头水能五大受损一个对策,我头发洗不成冰冰那样,能要求索赔吗?至于洗衣粉的广告更是扯淡了,泡一泡污渍去无踪,而实际上买回去根本就不管用。还有方便面,那么大卤蛋那么大牛肉,这都只存在于婶婶的脑海里。那么如果严查虚假广告,这个查不查,抓不抓?如果这些名牌产品不扫平,朋友圈里的广告你怎么管?有人调侃了,那虚假宣传要抓,在朋友圈晒PS了的自拍,要不要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