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入口之争本质是服务之争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10/9 11:39:38)
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入口数量不亚于雨后春笋。用户面临选择难免纠结:到底该用哪个?也有业内朋友问我:你手机里的信息入口是哪个?我说:最懂我的那个!试想,当用手机看新闻时,app推送各种娱乐花边给迷恋科技的你,必然被甩垃圾箱;你是个单身汉,经常给你看一些婴幼儿保健的知识也是不恰当的;当然如果你有特殊需求另谈。
就如《习惯的力量》一书中所说:人生不过是无数习惯的总和。是人就有各种习惯,比如一需要修理边幅,无论多远多忙我都会去固定的一家。因为那里的发型师懂我的喜好和需求。不用刻意沟通,修剪出的结果也会让我满意。
说回信息入口,当前非社交类信息获取入口基本上有三种:搜索引擎、新闻App和手机浏览器。那么这三类入口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移动搜索引擎:用服务截流的“突击兵”
搜索引擎,作为PC互联网时代就存在的上网入口,其最大的作用在于让用户在海量的信息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该入口的作用仍然如此,与用户交互的方式也是用户主动搜索关键字然后获得搜索结果。
以百度搜索为例,它能精准分析用户搜索请求,帮助用户找到信息或服务,目前它还在努力实现多场景触达服务,将“人到信息”的连接变为“人到服务”的连接。比如你搜一家餐馆,最大可能是想去这里吃饭,于是搜索引擎就会提供给你用户评价、地图等。百度搜索的愿景是培养用户从这出发寻找服务的习惯,但从革新角度看,其入口依然是“人到信息”的升级版,离时下流行的基于大数据精准分析的“信息到人”模式,依然还有距离。
新闻客户端:强出头的“急”行兵
新闻App,作为PC互联网时代新闻门户的移动端,提供信息的方式是通过抓取互联网上的新闻源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展示给使用新闻客户端的用户。为了提高用户获取信息的精准度,新闻App现在倾向于通过用户设置个人喜好以及分析用户阅读行为、综合新闻热点等,向不同的用户展示不同的内容。
在信息入口之战中,新闻APP也是不可小觑的一波“急”行兵。如今日头条,为了挤入移动端信息入口的第一阵营,正在不遣余力的强化自己在推荐、分发和搜索方面的优势,甚至不惜消音处理“新闻客户端”几个字。网易新闻客户端也加入了大众点评、航空、公交等本地生活服务入口,在不同通道中提供相应解决方案。
新闻客户端在入口战中表现如何?目前看来,它在信息入口中更像一名网络检索员——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里寻找内容,记录并迎合用户喜好,适时推送,但服务功能偏弱。相比老牌移动搜索引擎,它们缺少了“人到信息”的搜索环节;在跟踪用户阅读兴趣迁移方面,也有所缺失,不过新闻APP正在努力弥补这些先天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