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197_45px;
资讯中心
企业理念
Corporate Philosophy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
广告植入的经营现状与潜在问题分析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10/16 13:14:42)

  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经营广告植入业务的传媒公司往往依赖人脉、资金起家。未来行业竞争,人脉、资金是起步的优势条件。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数据库、团队、经验、积累客户、成功案例、技术资源整合等将成为公司走在行业前端的重要因素。传媒公司依托强大的资金实力,以实现资本的最大化为目的整合不同优势资源。现在的广告植入已经不在是单纯前期植入,后期也可以做,通过资本的力量联络最好的技术公司实现。

  三、广告植入的潜在问题分析

  在当前的行业激烈竞争中,广告植入是品牌营销的一种方式,但作为一种广告形式它又存在一些模糊性、复杂性的问题,甚至存在法律风险。

  (一)广告植入存在复杂与模糊性

  目前,“品牌定制剧”是广告业界讨论较热的话题。相比于一部影视作品中的多个品牌植入,“品牌定制剧”可以说是大程度的广告植入了。但是,对于定制剧、定制电影有没有效果的评估,将是未来这项广告业务能否发展下去的关键。有些电影是有效果的,比如说《心花路放》播出后,大理的很多旅馆就供不应求,看来片子中植入的某种东西对年轻人有很多影响。

  但是,成功的比例很难把握,电影火不火是个核心问题。旅游景点、旅馆相对比较外景化的东西比较容易成功,内置的东西就比较难成功。但是对于比较稀缺的片子,比如《渴望》里有冲水的马桶,是很成功的。因为那个年代剧很稀缺,所以资源的稀缺程度、观众的喜好、产品的特征是有很大关联性的。但是,现在还没有完整的数据库来评价到底成功与否,都是根据经验来说的。

  品牌定制存在合作中的复杂性、特殊性。对于一个作品内容的影响很重要,品牌植入的效果存在模糊性评估。《爱情呼叫转移》是中移动定制剧,《无懈可击》是上海大众品牌定制,这些大品牌的投资手笔大,但广告公司的尝试并不容易看到巨大回报。很多传媒公司希望掌握品牌定制剧的客户,但什么样的操作方式能实现更好的效果是首先要探索的问题。

  (二)植入广告“泛滥”缺乏法律监管

  不久前,动画电影《蓝精灵2》被指为“广告片”,粗略统计片中涉及的中国品牌广告,有某卫视、某选秀节目、某网站视频、某网站和某洗涤用品等五个,外国品牌植入也比比皆是,因而引来一片批评之声。目前,国内对广告植入这一块的监管法律还没有形成,因为任何的传播都是有责任的,广告植入业务的经营却存在一个灰色的地带。在广告的定义中规定,广告是要付费的、有偿的,而广告主要明示身份,植入广告实际上是踩了一个红线,广告主的身份变得模糊。这种模糊一个是产品能不能达到宣传效果,另一个是法律的定诉者是模糊的。
1234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东方红广场国芳写字楼16楼      联系电话:0931-8831301
传真:0931-8831301      网址:www.huobanmedia.com
关注我们:
  • 100_100px;
  • 100_100px;
  • 100_100px;
Copyrights © 2025 版权所有 兰州伙伴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陇ICP备09000722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