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197_45px;
资讯中心
企业理念
Corporate Philosophy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
你的微信朋友圈里还有朋友吗?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10/16 13:20:25)
  《新周刊》杂志曾在2007年9月推出一期封面文章《信息过剩时代的“不知情权”》,详尽阐述了信息泛滥对人类生活的诸多不利影响,并引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在1978年的预言: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我们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于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文章面世7年后的今天,媒介和信息流的发达程度较以往更甚,人类已经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生活新时代,智能手机成为最重要的生活伴侣之一,而由此引发的无处不在、日新月异的社交新媒体,正在全方位席卷与改变人类生活和思考方式。

  当下人人网和微博客等SNS社区渐趋式微,微信一飞冲天,成为社交媒体最耀眼的明星代表,朋友圈也成了国人最重要的网络社交场合,算是不折不扣的名利场。

  不久前《中国青年报》通过对2503名网友朋友圈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70%以上的朋友圈与现实社交圈吻合,但许多朋友圈已变味成新闻圈、养生圈、代购圈、自拍圈,如同一本文摘类的三流杂志。朋友圈里的人,虽大都认识,但感觉不再是所熟悉的那些人,而是政治家、哲学家、养生专家、生意人的以及美图代言人,朋友圈没有带来与现实交际中相仿的情感交流与互动,更多的是落寞,很难找到朋友的感觉。

  朋友圈即地狱

  《新周刊》没能预言到7年后的今天,朋友圈能如此深刻的影响国人生活,不管你是喜欢还是厌恶它都无济于事,因为它已经与你的移动互联网新生活如影随形,除非不用智能手机,那也意味着你被整个时代所抛弃。

  当下不断兴起的各种社交媒体虽然解决了时间和空间的社交障碍,但还是只能停留在社交浅层,仿佛是两个机器人之间的冷冰对话,但人类不是机器人,还需要更多深入和近距离的持续温情交流,方能实现情感大升华。

  去年8月,英国一项调查所得数据显示,人的一生中平均会有64个朋友,其中17个来自工作地点,28个分别来自学校和社交场合,13个来自冰冷的社交网络,还有6个通过亲友介绍。

  但是我们往往得到这64个好友,需要支付大量的社交成本才能完成目标,一生中可能要跟640000人打交道,社交媒体也是主要渠道之一。

  但在朋友圈,笔者又遇到难以想象的困惑。比如我兴致勃勃分享了一则商业广告,一篇励志文章,对自己来说很有意义,但对别人来说可能就是垃圾信息,或是在炫富,或是自曝其短,无意中伤害不少人的感官意识,若上纲上线至经济实力,修养品味以及生活作风等层面,很可能会误导他人对我的形象认知,而解决之道似乎只有抛弃朋友圈,但这样无异于“自绝于社会”。
123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东方红广场国芳写字楼16楼      联系电话:0931-8831301
传真:0931-8831301      网址:www.huobanmedia.com
关注我们:
  • 100_100px;
  • 100_100px;
  • 100_100px;
Copyrights © 2025 版权所有 兰州伙伴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陇ICP备09000722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