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开实体书店,削减版面的报纸会后悔吗?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11/6 10:18:12)
亚马逊开实体书店了!
经历了二十年的线上售书之后,亚马逊这个线上书商巨头开设了第一家实体书店,成为实体书商的一员。近日,亚马逊在西雅图大学村开设了二十年来的第一家实体书店,店名“亚马逊书店”(Amazon Books),外观与全美任何一家商城中的书店一样。书店内的木质书架将陈设五千到六千本图书,包括畅销书和亚马逊网站上最受欢迎的图书。
亚马逊这是要干什么?依我看,这是真正的一统江湖的野心。在通过网上书店控制了图书零售行业的大部分份额后,再回过来统治已经风声鹤唳的实体书店。
亚马逊一统天下的野心,让我想起了如今纷纷减版的报纸。
前几天,我的邮箱里收到一份邮件,发件邮箱是南方某媒体的文化评论邮箱。
打开后,内容是这样的。
伯静兄:
纸媒式微,奉旨减版。XX商报文化时评版自X月X日起正式下线,退出江湖。
小弟接手时评版仅七个多月,在这两百多天中,感谢您的抬爱,不吝赐稿,与您的合作是我的荣幸,在此道一声珍重,说一声感谢。
若有机会能一晤,当与兄浮一大白。祝岁月静好,愿万事平安。叩首致谢,黯然致歉。
XX商报文化新闻编辑部 XXX 20015年X月X日
看完这封邮件,我唏嘘不已。这份报纸,这个版面,曾经陪伴我了我多年,是我写作历程中的良师益友。我从2006年开始写文化类随笔、评论,那时XX商报文化时评版还叫另一个名字,我们一群文友以上这个版面为荣,不单单是因为它相对而言也算丰厚的稿酬,更因为它的文化深度。近十年的时间里,这个版面的编辑由最初的陈编辑,到后来的张编辑,再到一位濒临退休的王编辑,直到今天和我说再见的编辑,他们,一直把我当作重点作者对待。约稿,改稿,就感兴趣的话题交流,让我受益匪浅。
后来,这个版面的名字改了,我以为这是适应读者的口味,可而今,在纸媒式微的年代,它竟然终于挡不住互联网的冲击,挥手作别。这又算什么?逃避,还是蛰伏?
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此言不虚!这就如同,一位手把手教你走路的长者,或者哥哥、姐姐,在你成人之后突然离去。这是何等的悲哀!
但是,“奉旨减版”就可以与互联网抗衡吗?我感觉不是。而让版面消失,就代表着纸质时代终究要逝去吗?我看也不一定。
一直以来,我始终认为纸质媒体(就我们而言,是我们的都市类报纸以及一些期刊,下同)是自己打败了自己,而不是被互联网打败的。当互联网新媒体杀气腾腾的到来时,纸质媒体并没有想着如何做好自己,如何稳扎稳打。而是自乱阵脚,自己失了分寸。有一家我熟悉的都市报纸,前几年一看互联网挺火,就搞起了团购等互联网业务,报纸不断减版。结果,不但弄得自己成了四不像,而且随着团购热度的过去,自己更加的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