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预言,微博进入存量变革时代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11/27 10:57:47)
针对财经、旅游、电影等几十个垂直领域用户群体,开展了合作运营策略,同时结合信息流优化策略,尤其对垂直领域的自媒体用户给予更高的曝光权重。今年9月与去年12月份相比,所有垂直运营领域自媒体的发博量提升了64%,月阅读量超过百万的自媒体数量上升了39%;除了在信息流曝光给予帮助,也有真金白银的投入。通过微任务平台和打赏平台,向自媒体提供了多样化的变现方式,今年前9个月,微博自媒体变现的分成达到了1.7亿。各个行业对自媒体的扶持也撬动每一个垂直领域的信息能量释放,促进了信息消费效率的提升。
还有一个数据值得提及,第三方机构天灏资本(T.H.Capital)发布的投资研究报告显示:微博第三财季每条热门微博的评论数量为83.4万条,环比增长5.8%;每条热门微博的平均点赞数量为1599个,环比增长20%。
水到渠成,用户量级是进击的基石
用户量级方面,这是互联网企业的内核动力,细数国内能够称为平台的产品,最新财报数据显示百度移动搜索业务的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6.43亿人;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6.50亿;阿里移动月度活跃用户3.46亿。除了BAT,京东商城1.319亿月活跃用户,同为社交应用的陌陌不到8000万的月活规模。
诚然,社交类应用核心价值在于活跃用户,DAU和MAU这两个指标一般用来衡量网站或APP的用户粘性以及服务的衰退周期,而微博的这两个数据都在不同比例的增长着。无论是微博月活还是日活,一方面在贡献原生的海量资讯信息、图片视频之外;一方面也催生着基于用户关系链的社交价值,在一个用户的关系链上,可能出现他的家人,他的朋友,他的同事,他爱看的段子手,他喜欢的明星,种种各样,无限可能。这样复杂的关系网络带来的本质上是场景的极多元化,而每一个场景都是可能的服务切入点。
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是一个拼用户活跃度的阶段。庞大的用户基础,这可以看成企业发展1.0阶段;那么有了用户之后,便是活跃用户的积累争夺,是为企业发展2.0阶段;接下来自然过渡到3.0阶段,即可持续的想象空间,前期阶段累积的用户存量开始释放能量的时候。
存量变革,检验微博商业化能力
商业化能力方面,可以参考Facebook步步成熟的模式,Facebook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积累个人用户,到积累开发者,到积累企业用户的过程。对于微博来说,时下的商业化同样离不开后两者的贡献,当微博真正开始和企业、合作伙伴、开发者们一起发掘2.2亿多月活跃用户的服务需求,这会是一个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