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互联网环境下的广告公司还能活多久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11/27 13:24:46)
在如今这个大互联网环境下,如果把全中国一线广告公司的HR聚到一起,他们能不吃不喝互相诉苦三天三夜。
他们诉苦什么?——招不到人,招不到靠谱的人呐。
那人都去哪儿了?——不做广告了呗。
为啥都不做广告了?——那真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笔者的理解是,广告行业的生态被破坏了。
有这样几个原因:
1、广告公司不再是创意的主导者。
互联网的崛起,曾经让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广告行业看到了巨大的潜力和希望,也确实在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初期(2008-2012),让大量转型的互动广告公司一度风光无限。现在看来,互联网快成了压垮广告公司的最后一根的稻草。
当广告公司为甲方冲锋陷阵开拓好互联网版图,做好基建后,甲方开始操控全局。当时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NIKE在2013年初回收了全球社交媒体业务。兔死狗亨,鸟尽弓藏,就这么直白地过河拆桥了,广告公司又有什么办法。而别的甲方,也慢慢开始渗透到创意的产出过程中,广告公司只能越来越听话。
互联网让广告公司的技术壁垒被打破了。
过去传统广告,甲方要拍条片,做个平面,这里面的技术壁垒很高。甲方不懂脚本,不懂镜头,不懂拍摄,不懂后期,不懂音效,不懂PS,所以交给广告公司。到了互联网时代,全都不一样了。主流媒体慢慢弱势,互联网广告大行其道。社交媒体,豆瓣小站,微信公众号,服务号...我叶良辰有100种方法让你get到我的广告。
甲方说,对,一开始我啥都不懂,你来弄。
过了几年,甲方说,我啥都懂,要你何用。
互联网本身就是个降低所有信息壁垒的地方。现在低头微信,抬头上网,自媒体人声鼎沸,甲方早就浸淫已久。至少是社交媒体这一块,甲方用点心思完全可以自理。另一方面,互联网大大提高了个人的创意能力。甲方不蠢,互联网那么大个学习平台,广告狗天天上网找素材找参考,甲方也天天上网啊,于是创意水平瞬间有质的飞跃。水平一涨,自然心思活络,想要大展身手。
再者,互联网的发展为甲方提供了更多绕过广告公司的渠道。最早的有胡戈,前两年是《万万没想到》,现在有各大为甲方操碎了心的网络综艺如《奇葩说》。甲方可以直接找这些制作团队。甚至这些团队由于本身作品的影响力,让传统渠道+广告公司的合作变成性价比黑洞。甲方抛开了广告公司,却再也不怕没有到达率,一副有了小三立马踹掉原配的嘚瑟劲儿。
最后最吓人的来了。互联网带起了一片创业热潮,这些拿着投资人千万上亿的暴发户,对推广营销有着参差不齐的认识,但有着一致的操纵欲。当我还在怀念小米春晚那支《我们的时代》带着浓浓levis范儿,一眨眼就杀出了蔡明的爱屋及乌...群星的优信二手车...等等,大有复兴当年恒源祥壮举的趋势。这都不算是媚俗,完全是恶俗,怎么恶心怎么来,反正你记住我了。有钱任性,想怎么拍就怎么拍,没你广告公司什么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