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互联网环境下的广告公司还能活多久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11/27 13:24:46)
太可怕了,让我缓一缓。
2、广告公司不再得到应有的尊重
没有了创意主导权,广告公司的地位自然就低了。虽然背地里一直都是,谁付钱谁牛逼,但过去明面上还是和和气气的。现在眼睛直瞪瞪盯着你,你改不改?
有人说,广告公司还有媒体啊。呵呵,广告集团革掉了广告公司的小命。过去创意和媒体打包,创意受压制,多少要给媒体一点面子。现在创意和媒体早分家了,脊梁骨都凉飕飕的。
目前的行业准则就是:谁付钱,谁说了算。你不服,也不能不干。
我相信大家都有被甲方强奸的经历。个中辛酸,我这里就不多言了。
真的是沟通不力导致的吗?
不,人家不想听你说话的时候,你说什么都没用。
《广告狂人》
3、广告公司优秀人才大量流失
创意人历来都是勇敢而无畏的,可他们的骄傲也经不起世俗的蹉跎。为创意而活的一群人,天天压抑着自己,做着屎一样的执行,责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无数次为一个新的brief热血沸腾,然后一次次气到吐血。无尽的加班,出的是脑力活,拿的是体力活的工资。身体一天天变差,却用亚健康欺骗自己。兜兜转转,发现除了公司名字不一样,操的是一样的蛋。
久了才知道,以创意为职业的人们,能有几个是在做创意。
为何要在如此被动的广告公司去做小概率的创意?
又为何需要怜悯一般的尊重?
累了,走了。“我要夺回我的话语权”
出去一看,随处都能真正做创意。不要几个星期,自媒体搞得风生水起。加入创业公司,把垃圾桶里的提案随便拿一个出来都是几千万的新用户。支起仓库的画板,几个月成了小有名气的艺术家。随便写点什么,打赏过了几千。轻松发掘了用户痛点,创业企划瞬间拿到了天使投资。
悲催的广告公司少了一个过稿机器,社会多了一个快乐的创意人。
然而有能力的人一个个走了,能招回来一样能力的人吗?去问问HR吧,HR都想为此涨工资了。
一个公司的人才流失,那公司过几年就不行了。
一个行业的人才流失呢?
4、广告公司创意水准的下降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结果。
广告公司不能主导创意→广告公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优秀广告人才流失→创意水准大幅下降
一个公司作品不强,凭什么主导创意?凭什么赢得尊重?凭什么吸引人才?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的闭环。
恶行循环已成,广告行业生态出了大问题。
其实不用上面的恶行循环,广告行业本身就是脆弱而被动的。只要金融危机一来,巨头们便纷纷削减广告支出。没钱做广告,如何养活广告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