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对新闻客户端的六大误区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12/18 11:45:15)
传统媒体为了更好地抢占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大力布局移动互联网战略,新闻客户端无疑成为他们手中的利器。目前新闻客户端的数量已经突破200个,更有“东澎湃,南并读,西封面,北无界,中九派”的说法,正可谓“东西南北中,端端向前冲”。不过客观评价起来,大多数新闻客户端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些已经进入“休眠”状态,出现这种情况是对新闻客户端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不清楚,导致深陷误区而难以自拔。
壹
学习“澎湃好榜样”
上海报业集团推出的澎湃新闻客户端现在已经在原创新闻领域颇有知名度,自然也引起了很多传统媒体的关注和羡慕,一时之间学习澎湃好榜样成为传统媒体创办新闻客户端的必杀技。但是澎湃你真的学得会吗?我看需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上海报业集团不差钱。互联网媒体是个烧钱的事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需要长期的培育,而这就需要足够的资金实力做保障。根据《传媒评论》对澎湃的邱兵总的访谈资料,2015年澎湃的广告收入为6000万元,其盈亏平衡点是1.2亿元,预计明年能够达到盈亏平衡。也就是说今年至少净亏6000万元,再加上前两年的投入,即使明年能够真的打平,其前期投入也至少在2亿元左右,而这显然不是一般的传统媒体能够承担的。但是为什么上海报业集团能够承担呢?其实如果认真学习上海报业集团裘新社长的历次讲话,最为核心的就是“感谢中国好股市”,因为上海报业集团持有东方证券、海通证券、汇添富基金等公司大量的股票,粗略估计其价值也在百亿元以上,除了有价证券之外,上报集团还有大量的地产资源。正是因为上报集团的家底厚,澎湃才能有良好的成长环境,也才能初见成效,但是澎湃现在还离成功有很远的距离。据我所了解,现在一些省级的传媒集团创办的新闻客户端,其能够获得的各种支持大多在2000-3000万元之间,而在传统媒体正深陷经营困境的当下,澎湃这种高举高打的模式也不是一般的传媒集团能够承担的。
市场承载不了太多的全国性新闻客户端。从市场角度来说,全国性新闻客户端的市场并不是特别大,大概也就是6-8家的市场空间,而现在腾讯的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搜狐新闻客户端和澎湃新闻已经具有了很强的先发优势,后来者要想在全国性新闻上发力客户端可以说是难上加难,投入2倍以上的资金都不一定能够打开市场。
如今新闻环境已经不同于澎湃创办期。客观地说,在澎湃的初创期,外部的新闻环境还比现在宽容,澎湃这种靠硬新闻取胜的套路还有可能,而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再想复制澎湃的这种硬新闻模式基本已经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