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里收购南华早报看三大可能走向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5/12/18 13:41:16)
【加大数字化分发力度:触达全世界】
实际上,与拆掉“付费墙”相伴的另一个问题,便是纸媒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其所触达的读者或者说用户数量能否实现质的飞跃。在传统的纸媒发行模式下,包括《南华早报》在内的纸媒,其读者都被限定在了报社所在的地理区域。虽然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纸媒内容的上网,理论上可以让全世界的人都能接触这一纸媒的内容,但是事实是,《南华早报》的品牌影响力至今仍然是以香江为主,在大陆地区尚未建立理想的媒体品牌认知度。
而随着阿里的收购,另一个必然的变化,便是,《南华早报》将背倚阿里的移动分发能力以及阿里的国际化战略,将《南华早报》的内容分发至全世界范围,提升《南华早报》在大陆和全世界的媒体影响力和品牌认知度,让《南华早报》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国际化时代,与阿里的国际化战略充分融合。
正如蔡崇信在“致《南华早报》读者的一封信”中所言,“我们的理想是把读者扩展到全世界范围。我们相信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南华早报》地处香港,拥有独特的优势。她以客观,有深度并有见解的方针报道中国。从纽约到伦敦再到报纸所在地香港,整个英语世界里只要是关心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人们,都对这样的内容存在需求。”
【采编能力得到强化:大数据加码《南华早报》未来】
在“致《南华早报》读者的一封信”中,蔡崇信特意强调了阿里巴巴的收购不会影响《南华早报》的编辑独立性。事实上,编辑独立是全球传媒产业中的基本游戏规则,作为国际化的阿里而言,其自然会遵守这一游戏规则,坚定的确保《南华早报》的编辑独立。
而不仅如此,凭借阿里的财力和大数据、云计算能力,《南华早报》的独立采编能力还将会得到加强。因为,一方面,蔡崇信已经在信中透露了阿里“将投资并继续培育出色的采编力量。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的投入和资源,强化并延续《南华早报》的核心价值观——坚持质量、诚信和可靠。”
而另一方面,在内容报道领域,一个全球化的趋势是,大数据在新闻采编中的重要性正在日益被强化,大数据新闻已经成为一种传媒业的发展趋势。甚至说,大数据本身就可以产生内容。同时,大数据还能更好的帮助《南华早报》为其读者进行“画像”。
阿里CEO张勇曾经在公开场合强调,阿里本质是一家数据企业。相信随着阿里收购《南华早报》,阿里或将其大数据能力输出到《南华早报》,进而进一步提升《南华早报》的采编能力。我认为,这是一个全球化的采编能力提升的必然趋势。目前,在大数据新闻方面,《卫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都做的不错。而阿里恰恰在大数据方面具有足够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