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已经进入倒计时
节日广告准备好了吗
哭哭,这个时候不准备年货,而要准备这货:
春!节!广!告!
如何让品牌搭上这个中国大节?如何在过年期间合理提高品牌美誉度?也许你需要一份SNS营销方案,和一些春节创意点。根据以往案例分享以下5种创意方式,让你从容应对春节期间品牌的互联网广告。
1
黄 历
提起老黄历,让我想起姥姥那辈人,大概那时候讯息闭塞,加之对老祖宗的某种崇拜,过年每家都会买一本老黄历放着。但是,最近几年老黄历神奇般地在广告中活跃起来,原因大概有三点:一是它有“年”的符号意义;二是它具有古老文化的神秘色彩,有可创意空间;三是它的宜和忌,给品牌和创意提供了很好的嫁接空间和很多便利。
去年2.14情人节,在大家(好吧,其实是广告人)纷纷点评冈本的尺度和杜蕾斯的机智时,老黄历意外走红,只因,你看吧(忌:行房)
这种自带话题的特性顿时让老黄历有了一大批粉丝,当然其中大部分是广告人,因为他们看到了广告创意的更多可能。
于是乎,去年春节各大品牌的社交媒体广告出现了“黄”一色的这样的广告。案例:
▼
支付宝
用gif图片突出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聚餐约会的主题,
以支付宝红包贯穿其中。
▼
三只松鼠
将品牌形象融合老黄历,萌萌哒多了几份亲和力。从除夕到初七,通过每天的过节特色,在卡通形象传达和宜忌中贯穿品牌产品。
▼
杜蕾斯
去年的杜蕾斯在除夕这一天也用了黄历做创意,宜中的“啪啪啪”让人一看就懂得杜杜的心思,不过它最妙的是剪纸画“马走日”,有诸多意味在其中但运用得十分恰当。
2
春联
春联之于春节,就好像礼帽之于绅士,没有也可以,但是有最好。不管你家有没有将贴春联的习俗传承下去,你依然会在商场、街道、朋友圈以及别人家看到它的影子。
而广告,又是它出现的另一种奇妙形式。案例:
▼
淘宝网
去年春节淘宝在社交网络上发布的广告几乎是由春联构成,不过淘宝耍了小心机,将TAOBAO作为老少一大家给你拜大年,看到这和谐的“一家人”你也不会去计较它的祝福春联是否平仄押韵了。
3
拜年
拜年作为春节必行的习俗,之所以放在第三个是因为它用在广告上可拓展的空间没有前两个大,最常见的拜年几乎等于祝福语的堆砌,但是它又不是单纯的堆砌,因为送祝福的人通常是怀着美好的心愿。
其实,不管是老黄历还是春联,企业用来做创意最终的目的依然是拜年,而最纯粹的拜年方式可以怎么做广告呢?案例: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