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东
2015的春节京东采用了最纯粹的拜年方式,“京东拜大年”每天一句祝福语。但它将京东特色商品以图案形式展示,与祝福的四字成语形成呼应,产品植入方式让人点赞。
京东在春节前推出的“物说春节”系列广告也不错。
▼
uber
同样是拜年,优步没有像京东一样做一系列,而是在大年初一给大家拜年。广告中规中矩,通过祝福语的同字将品牌融入其中。没有专门运营团队的企业可以考虑这种做法。
4
习俗
节日习俗是区分不同地区的一个方式,也是找到同类的通行暗号。虽然南北饮食有差异,但春节的习俗相差并不多。
提起春节,每个人都能说上来一些家乡习俗,所以企业拿习俗做文章,不失为一种非常保险的亲民方式。案例:
▼
优酷土豆
关于拿习俗创作的案例有很多,我们只举优酷土豆这一例,因为它有些特殊。
经常关注营销动态的人知道去年8月,优酷网和土豆网对外宣布合并,正式更名为合一集团。所以2015年的春节是他们在一起的第一个团圆年,听起来怪怪的,但事实如此。优酷土豆针对这一点推出SNS广告,内容就是我们所讲的“习俗”,但它将集团“合1”的巧妙植入成为一个“合”的主题,让一切变得有些不同。
5
生肖
生肖是非常特色的一种中国文化,春节的辞旧迎新在很多人心里默认的说法就是生肖的变更。不仅是我们心里这样认为,你看春晚不也是每年必用这一概念么。
而且喜欢生肖主题还有那些国际大牌,中国年纪念款首先就是在生肖上下功夫。
做生肖纪念款当然是一个很棒的方式,但是绝大多数品牌有这样那样的限制不能实现。3D立体实现不了,那就在平面广告上做文章吧。案例:
▼
杜蕾斯
春节后的第一天上班会看到杜蕾斯这样一款广告,两个打开的套套和包装纸形成了一只羊头,而用“开工大吉”与画面对应又多了几分巧思。
▼
国美
同样是以生肖为概念,国美这个就显得过于粗糙,而且和品牌的结合也有生拉硬拽的感觉,转发量可想而知。
*以上图片无特殊注明均来自各品牌官方微博,广告版权归原作者。
总结:运用以上几个创意点,80%的品牌春节SNS社交网络营销都能够搞定。不仅局限于上面的案例,回顾去年各大品牌的案例,你会发现第一个老黄历是被运用最多的,因为这种方式上手容易,而且品牌比较容易找到结合点;第二个春联也是如此,结合点比较容易,而且春联本身的文化性很能为企业加分;拜年和习俗相对于前两个用起来更简单,所以也容易千人一面,需要在设计上花功夫找到品牌结合的特色;生肖是最容易出彩也是最容易流俗的一个创意点。以上任一种方法都需要你结合品牌自身好好思考,才有可能做出新意,被广泛传播。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