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几乎涵盖了女性读者所需要的一切信息与知识:服饰妆容、卫生健康、两性情感、家庭生活、运动健身、社交礼仪……还有教育女性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的法律常识以及最新的好莱坞电影及明星的新闻轶事。张爱玲曾形容该杂志在当年上海的流行程度:“一九三零年间,女学生们几乎人手一册《玲珑》杂志。”
以《玲珑》的定义,女性不再应该做男性的附属物,而是倡导 “社交公开”,“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经济独立”,“女子参政”的独立个体。当时绝大多数杂志都以刊登明星名媛照为主,《玲珑》则鼓励普通女子将个人照片刊登在本杂志上,还鼓励她们分享个人生活与感情经历。
除了内容专注于女性,《玲珑》在商业上也颇有创新之举。 《玲珑》先是在市场上利用杂志效应树立“玲珑”品牌的影响力,随后,又借用这一影响力将玲珑品牌拓展到其他产品线:女孩子喜欢的贴相簿、饰品、香品、艺术信笺;个人生活用品香皂、手巾、怀炉;还有食品类的酱油、饼干、糖酒等。这些衍伸出来的“玲珑”产品,在先施、永安均有出售。这种模式,被中国早期期刊研究者孙丽莹视为创造了“期刊名称的品牌化与性别化”,并且“以文化创造商业价值,再以商业支撑文化产品的生产。”
同样创立于民国时期的《良友》,则以当时尚未红到发紫的18岁的胡蝶为首发封面,打造了一家在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全方位的生活方式媒体。在这个以图像为主文字为辅的大开面、铜版纸画报中,无论贫富贵贱者,男女老幼,几乎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所喜爱的内容:从衣食住行到军事政治、时事新闻,从情感生活到罗曼蒂克文学,可谓是包罗万象。也因此,《良友》曾经是海内外华人圈最热宠的画报。
民国时期的报刊、杂志与画报可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形容。单与女性时尚、生活方式相关的画报与杂志,除了上述的《玲珑》与《良友》,还有《妇人画报》、《大众》、《时代》、《现代》等。对于绝大多数女性而言,这些杂志最受欢迎的主题是装扮与情感。而这两点似乎也是女性永远的话题。民国时期的女性扮靓术,绝不亚于今日女性。大到服饰搭配、护肤、整体造型,小到唇部造型、提升表情美感,无所不包,且均为当时最潮流的风格,并紧追当时世界的时装之都巴黎。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