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传统媒体和营销破局方向
电视媒体由于其权威性和覆盖率,在中国的广告市场一直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并是广告主选择电视媒体的看重点。但是,由于媒介的多元化,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电视媒体也在面临重新的定义。
首先,电视媒体的内容亟待突破性创新。
媒介智讯的数据显示,除掉湖南、浙江、江苏、上海东方等卫视依靠着优质节目的创新带动广告收入增长之外,其它各级频道均呈下跌走势。显然,优质的内容依然是电视媒体对广告主的“吸金之宝”,而类似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全员加速中》等,江苏卫视的《蒙面歌王》、《奔跑吧兄弟4》等,北京卫视的《造梦者》等节目,都是省级卫视创新内容的代表,内容的娱乐性、节目场景的互动性和所激发的话题性等等,都成为这些节目吸引观众的主要原因,而这些节目也在互联网上引发了广泛的传播与扩散,对于更多的电视媒体而言,如何在碎片化时代,通过内容创新主动吸引眼球,并对互联网时代的受众内容需求进行深度研究,结合各自电视台的优势,在节目引进和开发策略上下功夫,无疑是更多卫视需要去思考的方向。
其次,互联网电视的发展让电视收看变得更加无拘无束,更加“主动”和“互动”,传统电视必须拥抱这股新浪潮。
2015年电视市场最大的变化,就是互联网电视的崛起,据知萌咨询与优朋普乐等发布的《2015中国互联网电视发展白皮书》显示,50寸以上的大屏幕智能电视在2015年迎来了最大幅度的增长,同时,大屏幕智能电视的激活率(收看主动点播的比例)从2013年的30%跃升到了80%,人们与大屏幕电视的交互行为也在增加,“主动”收看的比例在增加,而很多广告主还没有意识到在同样的一块电视屏幕的另外一端在发生着什么,因此,互联网电视对于传统电视而言是一个新的市场,将会整体提升电视这块屏幕的媒体价值和广告市场。
和电视媒体一样,报纸等媒体的下滑,同样也在于受众“主动”行为的缺乏与“互动”参与的不足。
一方面,报纸提供的信息在互联网时代有着先天的滞后性,无法满足人们即时性的信息需求;第二,有了移动的新闻客户端和社交媒体等渠道后,受众主动获得新闻信息的实时性和便捷性极大增强;第三,人们更希望能够“表达”,越来越关注与移动媒体的“互动”,例如,网易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等移动新闻客户端,以及针对垂直兴趣细分的移动APP,甚至包括微信公众号和自媒体等等,在受众的互动方面更具优势。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受众不仅需要更加个性化的资讯,同时还希望表达甚至希望找到同类型的人进行对话,人们由于互联网发展激发出的“互动”的需求让传统的纸质媒体必须思考如何拓展新的移动渠道,以及思考如何做出更多值得“印刷在纸上的内容”,寻找到内容的新消费场景才能找到出路。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