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197_45px;
资讯中心
企业理念
Corporate Philosophy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
豆瓣在“我们的精神角落”广告中使用了哪些策略?
来源(广告买卖网)  作者()  阅读()   时间(2016/2/26 10:37:29)
  1、品牌价值植入——满足个人精神需求的乌托邦

  豆瓣这支广告追求什么目标?宇见认为,无论广告使用了多少致敬式的镜头语言,充满隐喻、暗喻,交叉错乱的结构与台词,但其核心策略仍旧是:

  Art of inception ——用一种文艺的技法,向用户心智植入品牌价值信息。

  至于说为什么要选择这样晦涩的文艺技法,首先,从广告传播角度看,“怎么说”与“我是谁”是高度相关的,由于“表达方式本身就是对品牌价值的注脚”,因此,豆瓣需要借助这种风格,来强调它与主要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

  比如,尽管同样涵盖了“文艺”和“兴趣”,豆瓣广告传递的却是偏主观、个体经验式的信息,男主角甚至会给人留下了一种“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怪诞感,但是从品牌识辨度的角度看,这就与较为宽泛的兴趣社交,如“总有新奇在身边”或者“上贴吧 找组织”形成了较大的反差。

  “寻找那些志趣相投的朋友”作为一种传统的介入视角,在这支广告中被刻意遮蔽,可以说“我们的精神角落”在一定程度上“干掉”了“社交”,转而全力支撑“自我精神世界”这一概念;这一点比较重要;从广告传递出的信息来看,现在,让人们自由穿梭于自我精神世界才是这件事情的核心!于是豆瓣的品牌价值被锁定在——“一个能满足个人情感精神需求的乌托邦”上。

  豆瓣所做的一切,都将围绕着这种对个体精神需要的满足而展开。这可以被解读为豆瓣基于现有业务与竞争现状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定位(Self-Discovery);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功能性需求”和“情感精神需求”;比如,围绕书、影、音的“发现”“交流”“讨论”是情感精神层面的交互,“如何快速买到一本书”或者“怎么看一部电影少花钱,多得实惠”则显然不是;

  又如,从”豆瓣东西“和”豆瓣市集“的商品选择看,是否承载了特定的情感与精神价值会比其它电商平台更为重要;在这里,用户将商品的功能诉求至于底层,他们更多地在购买商品的历史、情怀、故事或观念;依照《消费者行为学》当中的“角色扮演”理论,他们更多地在考虑这一商品能否帮我们“演好”在现实生活中的那个“角色”,如“我用我的杯子向安迪·沃霍尔表达致敬”,潜台词可能是“我是一个有艺术素养的职业经理人”,或者“我使用的品牌铅笔暗示我是一位在设计上造诣很深的专家”等等;总之,他们在这里所进行的是——情感精神消费。

  以用户的“自我精神世界”为商业逻辑的发端,为第一性的定位是豆瓣赖以存在的根基,以及在这个杂乱的互联网环境中保持本色,赢得青睐的关键。

1234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东方红广场国芳写字楼16楼      联系电话:0931-8831301
传真:0931-8831301      网址:www.huobanmedia.com
关注我们:
  • 100_100px;
  • 100_100px;
  • 100_100px;
Copyrights © 2025 版权所有 兰州伙伴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陇ICP备09000722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