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原因是,尽管电视的受众正在流失,短时间内它仍是实现大众传播的最有效媒介,高覆盖性很难取代。对一些传统行业的公司来说,这仍是他们触达最广泛大众,尤其是中老年受众的首选,比如家居建材、医药企业等等。而一些新兴的互联网品牌也希望通过电视广告扩大用户规模。
经久不衰的脑白金洗脑广告
陈宝国大叔代言的居然之家广告
此外,“电视”对很多受众来说仍有着迷之权威性。比如一些 P2P 金融公司、微商做电视广告,主要就是为了借助央视的权威增加品牌可信度。当然,这也给了不少滥竽充数的品牌忽悠观众的机会。
相比传统的电视广告,现在品牌们更爱冠名
尽管在 CTR 的数据中,电视广告费用出现了 4.6% 的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统计的电视广告仅包括硬广费用,不包含节目冠名费——这才是现在的广告主们不惜在电视上砸钱最多的。
从 99 感冒灵冠名《爸爸去哪儿》第一季后销量增加 50%-60% 开始,品牌们开始尝到了甜头。加多宝冠名《好声音》、韩束冠名《非诚勿扰》、立白冠名《我是歌手》、伊利冠名《爸爸去哪儿》,都收获了比传统广告投放更好的曝光效果,也吸引了它们想要的年轻人群。
《爸爸去哪儿》第一季里存在感超强的 999 感冒灵
即便是最“正统”的央视,新闻联播和气象预报广告也不再是价格最高的资源,2015 年央视的“标王”是长安福特,以 3 亿拍下了综艺节目《挑战不可能》的独家冠名权。
(图表来源:凯络媒体)
随着市场成熟,互联网广告的增速也会逐渐放缓
艾瑞咨询在去年发布的《中国网络广告行业年度监测报告》中预测,未来几年中国互联网广告整体(包括 PC 端和移动端广告)的增速将会放缓。原因是互联网广告多年保持快速增长,目前市场已进入成熟期。
不过,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移动网民的增长、移动广告技术的发展和服务的提升,移动广告的市场增速远高于整体水平。
按照互联网广告的类型划分,搜索关键字和电商广告越来越受到重视,在 2014 年已成为市场份额的前两位。视频贴片广告也保持高速增长。
而最传统的品牌图形广告则持续受到挤压,从 2012 年的占比 29.4% 跌至两年后的 21.2%。
媒介的更新换代,一定会带来广告市场排列组合的变化。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