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天猫的“双十一狂欢”办得像在过大年。除了晚会以外,你可能还在朋友圈看过4支名叫“Ready购”的小视频:拿鳄鱼嘴训练下手够不够快、倒抱新娘拿裙摆接红包、男人化着大浓妆……笑点轻松get的同时,也没忘记勾引你的钱包。
你可能不知道,这几个在社交媒体上以病毒式传播的小视频均出自一位著名的泰国广告导演——SuthonPetchsuwan之手。作为世界排名前100的广告创意人,Petchsuwan用短短十几秒钟准确无误地用泰式幽默展示出了“双十一”的卖点。
最近像天猫一样找来泰国导演拍广告的,还有红星美凯龙等本土品牌,这样的合作其实在广告界屡有发生。而在社交媒体上,无论是国外的Youtube,还是中国的微博,泰国广告总能引起病毒式的传播,动辄几百万的点击量。
它的厉害之处也不仅限于拥有强大的民间号召力,在克里奥、戛纳、莫比、纽约、伦敦五大国际广告奖中,泰国广告作品也是常胜将军,抱走了不少金铅笔,在国际地位上与脑洞很大的日本广告不分轩轾。
靠接地气赢得人心
一个故事若能轻松地挑动人们的情绪,那就成功了大半。而泰国广告做到这点,靠的是接地气。和中国和西方喜欢用明星出演拍摄广告不同,据《曼谷邮报》的数据称,泰国本土广告使用平民的比例高达82.25%,而且每个故事看起来都是身边人的生活真相,亲情、爱情和社会底层人民的选材,也规避了不同国度之间文化差异可能带来的沟通困难,即使语言不通,也能感同身受。
一个耳熟能详的案例可以恰如其分地说明泰国广告的特色,就是那支经典的潘婷洗发水广告,由奥美泰国拍摄。热门电影《初恋这件小事》的女主角少年时饰演的聋哑小女孩,最后在小提琴赛场上演奏的一曲卡农,在满屏飞舞的柔顺长发下戳中无数人的泪点。相比较中国版本中汤唯自信地细数着潘婷的优点,这条泰国广告中的煽动效果实在有深度得多。
很多泰国广告拍得像是小电影,它跳脱了促销产品的功能,也可以拿来欣赏和收藏,从而发展起了一批死忠粉。
大学毕业刚开始工作的余志恒就是这样一个粉丝,他并不是广告从业者,却出于个人兴趣关注了泰国广告已经长达10年,他还曾在人人网上开了一个主页专门搜集泰国广告的案例。
“印象深刻。”余志恒用了四个字来概括自己对泰国广告的评价。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