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占据54%的程序化购买全球市场份额,中国则是增长最快的市场,双方在构建安全广告生态圈上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呢?
近日,Ad Age、Marketing Dive、Business Insider等多家海外媒体发文,重点分析了美国程序化购买在提高广告投放效率之外,对于增强广告可见度、把关安全流量等方面的积极贡献,直言程序化购买是数字广告的未来。同时,特别指出在程序化持续走热的情况下,广告主以及各参与方需要严格甄别和选择合作伙伴,共建安全广告生态圈。
程序化购买 迎来新突破
4月末,OwnerIQ发布的数据图显示2015年,美国展示广告收益达到148.8亿美元,其中55%由程序化购买贡献。总体上,除开搜索广告,程序化购买已经拿下了数字广告的半壁江山,比例达到52%。
预估2016年,占比将升至63%,2017年营收将达到320亿。2020年,程序化广告将包揽85%的Banner和67%的视频广告份额。OwnerIQ还预测程序化购买将在10年来占领整个广告领域,届时,90%的广告将通过程序化购买投放。
除了提高广告投放效率,程序化还对数字广告一直饱受诟病的欺诈、作弊问题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击。调查显示,程序化广告中的可疑行为占比约为16%,远低于常规展示广告中的可疑行为。
【图:OwnerIQ 程序化购买的优势、进步与未来】
5月份新鲜出炉的IAS《2016年Q1季度全美广告质量报告》也印证了此观点,与2015年Q4季度相比,程序化购买在流量安全系数上有了20,9% 的提升,这已经是连续第5个季度的上涨;广告可见度提升了20.7%,超过半数达到了MRC定义的行业标准,而在视频广告方面,增长更为可观,达到了 35.4%。
Advertising Age指出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对广告可见度提出要求,拒绝支付属于作弊的曝光费用,进而刺激市场上的供需双方加强对流量和广告环境的把控。对于如此大幅度的提升,其也表示,与第四季度广告投放需求相比,第一季度的投放总量较小,对统计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图:IAS《全美广告质量报告》,左为2016年第一季度,右为2015年第四季度】
构建安全广告 绝非一日之功
美国作为程序化购买的最大市场,占据了54%的全球市场份额,其在打击广告欺诈方面的积极成果绝不是一日之功,而是各参与方与行业协会长期努力的结果。
我们看到,2015年Google在接受Ad Age采访时, 首次对外公开了其一直隐藏在幕后的反欺诈作弊团队。据美国广告协会和反广告欺诈公司White Ops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广告欺诈带来了超过63亿美元的广告费用损失,而这一数字很可能在2016年攀升至72亿美元。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