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开发者@Romain 还提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搜索“酒店(hotel)”或者“餐厅(restaurant)”会出现手机游戏,搜索“纪念碑谷(monument valley)”甚至还会出现盗版应用。
在中国,苹果应用商店的搜索广告则会遇到更多问题。
其实今天已经有很多人在打商店搜索的主意,但不通过苹果
由于苹果应用商店长期缺乏官方推广渠道,在中国,多数 iOS 应用运营都有一套推广的办法,行内人称之为“ASO”,也就是针对苹果应用商店搜索排名的优化。
当中花钱比较多的是微信积分墙。微信积分墙上会发布诸如“去 App Store 搜索海淘,然后下载排名第 7 的‘A 应用’。”
用户一般每下载一个应用、用上几分钟就可以得到 2 元(必须是该账号第一次下载)。
当搜索“海淘”之后,下载“A 应用”的人多了,App Store 就回调高这个应用在海淘关键字下的排名。花钱的开发者,期望的就是其他正常搜索“海淘”的用户能看到自己的应用,去下载。
苹果的 App Store 搜索广告,接管的就是这样一个生意。
搜索广告只有一种广告位
另外,没有足够丰富的广告位也是一个问题。
开发者们对苹果应用商店缺乏推广渠道抱怨已久。可直到现在,最吸引他们的“编辑推荐”和各种应用推荐清单,都由人工把握,不参与广告推广。
去年 12 月苹果负责全球市场营销的副总裁菲尔·席勒(Phil Schiller )接手 App Store 业务。今年苹果开发者大会前夕,他明确说过,只有搜索结果这一个广告展示位。
苹果这么做是为了保护应用商店本身推荐系统的体验。只卖搜索位,不干预编辑推荐,保证了编辑可以推荐用户真的可能需要的应用,而不是花了钱的那些。
最后限制苹果广告生意的,还是隐私问题
最重要的是,在搜索这一个或者几个关键词时,应用会向哪些用户展示搜索结果。
目前来看,在苹果应用商店投放广告的选项只有三个——性别、年龄段和设备定位。而且不是所有苹果设备用户都会允许使用定位信息。
苹果对用户隐私信息的保护为其带来更多 Andorid 转化用户的同时,也限制着自己的广告生意。差分隐私(differential Privacy)追踪模糊的用户行为也无济于事。
对比 Facebook、Google 甚至微信,它们都有更多追踪更广泛用户信息和用户行为的渠道。
互联网时代广告本身就由数据驱动。对用户了解越深,广告越精准,这家公司也就越赚钱。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