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数字营销在整体营销市场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广告主们反思数据营销的声音,也会越来越大,可谓是“爱之深责之切”。
新媒体欣欣向荣,传统媒体日薄西山,过去这些年,我们已经听了太多遍这样的描述。
体现在营销方面,网络广告的优势主要在精准性和互动性,加之网络在年轻人中的普及度相当高,导致业内人士们迅速下了定论,认为广告的未来会大幅向网络倾斜。
不可否认,作为新生事物,新媒体和数字营销,代表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大势所趋。但是,当新媒体广告市场增长到一定量级,似乎并没有在市场上完全“战胜”传统媒体,取得压倒性的市场份额。
在玛丽·米克(Mary Meeker)发布的2016《互联网趋势》中,她也指出了,在美国市场,广告主依然过渡于传统媒体。
“在线广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大多数的网络视频广告是无效的,有 81% 的用户会对视频静音,62% 的用户对强制播放的广告感到恼火,93% 的人考虑使用广告拦截应用。”
那么,当广告主们质疑数字广告,他们到底在担心什么?
1、虚假流量
根据美国全国广告商协会(Association of National Advertisers,简称ANA)与排查“僵尸流量”的新创企业white ops,其联合发布的报告预测,今年由于非人类产生的流量广告商和企业将损失72亿美元。
伪造曝光量和点击率的网络虚假流量欺诈,已经成为一个相对严重的问题。数据显示,在接受调研的品牌中,49%的广告商因为机器人流量产生的广告欺诈损失在25万美元到4200万美元,整体来看广告商平均损失1000万美元。
购买广告方式不同欺诈率也有差异,直接购买的广告欺诈率最低,程序化购买广告欺诈率更高,程序化购买广告视频广告欺诈率比平均值高73%,程序化购买展示广告欺诈率比平均值高14%。
除了虚假的机器人流量之外,还有另一种更隐蔽的造假方式:借用人力。借用人力并非是指人为点击,而是指黑进真实的网络用户的账户,并借用其账户自动伪造点击,这种方式的伪装度更高,危害也相对更大。
2、广告环境
数据的虚假造假是一方面,广告呈现的不可控,是广告主担心的另一方面。
由于网络速度、广告屏蔽软件等等因素,品牌的广告并不能全部完美地呈现在用户面前,有些画面精致的广告,可能由于网速问题并不能把画面显示完全;有些主打震撼音效与画面配合的视频广告,压根儿就没播出声音……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