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广告以及是品牌建设的角度,沟通的受众是谁?才是决定一档节目投放的关键性考量因素。对于现在被大范围提到的90后、00后用户人群,这部分年轻受众,他们对于偶像的理解已经和70、80后大相径庭。更加小众圈层中的舆论领袖,成为这部分人群为之倾倒的偶像。可能一个不起眼的素人在某一小群人中就是一颗闪亮的偶像。
所以当现在很多模式节目还将经费砸在明星的出场费上时,未来是否可以靠素人引导这部分年轻受众?
素人文化类节目 紧抓社会痛点
最后一个值得注意的就是,江苏卫视在今年黄金档推出的纪录片《本草中国》,当时推出的时候就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而从其收视表现来看,其实已经很对得起观众了。
其实目前很多卫视都会推出类似的文化类节目,包括像是江苏卫视的《本草中国》、东方卫视的《急症室故事》、以及纪录片频道的《我在故宫修文物》都是类似如此的节目。
在社交领域方面,包括像是之前突然走红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和《故宫100》等短纪录片,都在社交平台上取得非常高的关注度,哪怕上在年轻人聚集地的B站,同样有很高的点击量和弹幕数量。这类偏人文底蕴的节目,正在成为新的关注点。
总结:整体电视媒体的大众传播力依然是其最主要切有力的武器,无论是现象级综艺还是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小内容。
只不过在争相哄抢大型综艺冠名的时候,更多的要将其结合整体的营销战略做整合性策略考量。而对于那些隐藏在角落中的优质小内容,需要更多慧眼识珠的目光,找到与自身品牌结合的切入点。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