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品牌愿景的公司,都不会做的太差。
朋友圈泄露的第一位“逃离北上广”用户的机票
其实我想说的是,有品牌愿景的公司,都不会做的太差。
没人会在电梯厢里主动和你搭讪—这几乎是一条人尽皆知的铁律。
但最近我和我的邻居们却因为一则广告做到了。我所居住小区的电梯里最近新上了一组植物图谱风格的平面广告,“三只鸟”成了漂亮的主角,工笔画风格,很有设计感,「此刻,做自己的主」还带着点小情怀,你很难不会心一笑。
买完东西再上电梯,我们三个人凑巧都在20层以上,我看见另外两个男生盯着广告文案读出了声,看起来像职场新人,于是我们聊了两句——这是我住在这里两年以来少有的几次搭讪(如今,要不是你抱着熊孩子或牵着宠物狗出门搭讪的可能性=零)。这一次,他们不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低头看着手机,“我们不用这个 app,但是我们公司电梯里也有这个广告诶!”另一个男孩告诉我,三幅广告的故事我都读了。
在我们这个很有年代感的小区——常常充满奶粉广告、超市大促大回馈、老人介护服务的电梯间里,这组广告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案例详情:航班管家的这组海报很中国风,又讲得一手好故事。我被圈粉了!
而珍妮、张勇、王晴朗、王菲菲等几个虚构人物的故事,确实会吸引你一读再读——关键是你在读广告的时候不会显得尴尬。
我立刻对这组广告产生了兴趣,航班管家是我一直在用的APP。最近两年因为出差频次比过去增加,身边有太多人向我安利“航旅纵横”APP,但我一直懒得换掉航班管家,一方面是路径依赖,另一方面“高铁管家”这款产品体验实在是比12306太好不过了——我对王江团队“管家”系列的良心产品产生了信任感。
但事实上,我觉得这套广告策划挺冒险的,毕竟这是长——文——案,一个小故事竟然有180个字!再毕竟,这和目前主流的一眼看到巨幅大标题、3秒阅读完毕的电梯海报完全走了相反的路子。
设计师是谁啊这么敢冒险!?
昨晚我真的找到了这位设计师写的一篇文章《反潮流,是创造潮流的唯一方式》。设计师的这番话解答了我的问题:
今天的广告人会告诉你,这个时代没有长文案的生存机会。当你问为什么的时候,他们就给你说出“碎片化”、“读图时代”、“信息爆炸”之类的理论。
如果是电梯广告呢?
电梯是一个典型的尴尬封闭空间。达里奥·马埃斯特里皮埃里在观察处于同一笼子里的猴子之后,意识到,人们在电梯里倾向于不交流,是一种避免冲突的本能。(见《猿猴的把戏》)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