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到底该如何看待人们对广告语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广告语使用的生命周期问题?如何让广告语更好地发挥传播效果?广告语可以有效帮助品牌实现哪些营销目的——它有哪些思考、表达维度?
写出优秀的、有效的广告语,并不容易。所以,一些品牌干脆不使用广告语,也有一些品牌胡乱地弄些假大空的广告语滥竽充数且掩耳盗铃。到底该如何看待人们对广告语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广告语使用的生命周期问题?
广告语,又称品牌传播语,就是用一句话来描述产品性能或品牌主张,吸引观众心神,深化品牌形象。
它是品牌、产品策略的一种特定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文字的创意工作。
好的广告语就是品牌的眼睛,对于人们理解品牌内涵,建立品牌忠诚都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写出优秀的、有效的广告语,并不容易。所以,一些品牌干脆不使用广告语,也有一些品牌胡乱地弄些假大空的广告语滥竽充数且掩耳盗铃。
到底该如何看待人们对广告语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广告语使用的生命周期问题?如何让广告语更好地发挥传播效果?广告语可以有效帮助品牌实现哪些营销目的——它有哪些思考、表达维度?
本文尝试做些粗略的思考和建议。
破解广告语的两大疑问
疑问一:品牌该不该有广告语?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很多品牌的广告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也有很多知名的品牌,似乎没有提出和传播过什么经典的广告语,但仍然不会妨碍我们对该品牌的认知。
比如星巴克,我们很难说出它的传播语,但其“第三空间”的品牌概念和体验,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对该品牌的感知。
“品牌概念”才是传播的关键,它可以有很多种传达方式,比如广告创意、品牌活动、产品几服务体验等,广告语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品牌不通过明确的广告语,也可以很好地完成传播任务的原因。
但广告语是让品牌概念更容易被人传播和记忆的一种方法。优秀的广告语,就像“名人名言”以及格言警句一样,让人记忆深刻,并且容易引发共鸣。
疑问二:品牌传播语该不该变?
现实中,我们看到一些品牌的传播语总是变来表去,而另一些品牌的传播语,可以保持十年乃至几十年不变。
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状况?一条传播语是应该长期坚持使用,还是需要保持灵活多变?
一些品牌表面上看是广告语不断改变,本质上是品牌策略模糊,传播无效,所以随着策略探索的经常改变,传播语也一再变化。
比如“王老吉”在正式采用“怕上火,喝王老吉”前,曾经使用过“健康生活,永远相伴”这样的广告语。百事可乐早期的传播语多以功能、口味作为号召,历年来变换随意、跳跃,明显缺乏策略。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