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广告业技术创新,鼓励广告企业加强科技研发,提高运用广告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的水平,促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以数字、网络为支撑的各种新技术在广告服务领域的应用,研发用于广告业的硬件和软件。支持、鼓励广告业绿色发展,加强广告器材、材料应用的环保评估,推广使用环保型、节能型广告材料。
探索广告业经营的新模式,加快广告业经营方式创新。支持广告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相互渗透,以“互联网+广告”创新媒介形式,形成不同性质和领域间的媒介联动发展。突出广告企业和从业者的创新主体地位,依靠创新实现增值、体现价值。
培育广告业创新文化,建设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特征相适应的广告业创新文化和理论。总结创新成果,提升创新价值,支持创新项目申报国家和地方社会科学重点课题。鼓励软科学、自然科学与广告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以及原创性、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支持广告企业建设高水平研究机构。
(四)推进广告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广告业内部要素间的融合发展,鼓励和支持广告企业与电子商务、新型物流等经济业态的融合发展。支持广告业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建设形态灵活、技术先进、具有竞争力的融合型广告新媒体。
支持广告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规范数字广告程序化交易管理,建立新的数字广告生态。鼓励广告业以“互联网+广告”为核心,实现跨媒介、跨平台、跨终端整合服务。
推动广告业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农业和体育产业等重点领域的深度融合,助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品牌树立,实现互动互利发展,服务供给侧改革。支持广告业与其他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推进广告业跨行业、跨领域的产业融合,构建新型广告产业生态圈。
(五)提升广告产业国际化水平
继续坚持广告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从引进资金、设立外资企业,重点转向引进广告业国际理念、国际信息、国际资源等,提高广告业发展国际化水平,推动广告业成为服务国家开放、树立国家形象的有生力量。
鼓励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思维、国际品质和民族特色的国内广告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以设立企业、并购、参股、租借等形式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吸引国际广告资源,开展国际化经营,参与国际竞争。
支持、鼓励广告服务向国际化延伸,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制造强国建设等,为更多的“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品牌”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广告专业服务,用广告树立民族品牌和国家形象。加强内地广告业与港澳台广告业的交流与合作。支持具有国际化特色的广告产业园区建设国际化发展协作体。
上篇:
下篇: